京东财报引发市场热议,随即宣布收购香港佳宝超市
京东集团近日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在资本市场上掀起波澜。尽管该季度营收达到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显示出电商巨头的稳健增长,但净利润同比暴跌51%,仅剩62亿元,新业务板块更是录得单季亏损147.77亿元,运营利润率低至-106.7%。这一系列数据引发了市场对其烧钱战略的广泛讨论。
然而,就在市场担忧之际,京东突然宣布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这一举动无疑为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京东同时宣布,佳宝创始人林晓毅将出任新成立的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负责人,负责整合京东与佳宝的零售业务。
佳宝超市,这家自1991年成立的连锁超市品牌,以“价廉物美”为宗旨,深受香港市民喜爱,被誉为“平民超市”。林晓毅的创业历程充满传奇色彩,从初到香港的电子厂工人,到沿街叫卖的无牌小贩,再到如今的零售巨头,他的经历堪称草根逆袭的典范。
林晓毅的创业之路始于1991年,他用仅有的3万块积蓄与友人合伙开了间冻肉铺。凭借精准的市场洞察和薄利多销的经营理念,林晓毅一路做得风生水起,赢得了“冻肉大王”的称号。1997年,他将肉食店改名为“佳宝”,确立了平民化路线,迅速在香港市场站稳脚跟。如今,佳宝在香港拥有逾90家门店,员工总数超1000名,几乎覆盖香港每个区域。
对于京东而言,收购佳宝超市意义非凡。这不仅标志着京东正式进军香港实体零售领域,更是其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生鲜供应链布局的重要一步。香港作为亚洲贸易枢纽,零售市场规模庞大,通过整合佳宝线下门店网络,京东将能够提升香港零售市场的商品丰富度和价格竞争力。
京东的“低价”战略并非靠烧钱补贴,而是依靠高效的供应链。京东通过产地直发、冷链物流等方式,减少生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从而降低成本。佳宝超市的收购正是这一战略的延伸,京东将供应链优势与佳宝本土化优势相结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优质优价”的购物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的线下布局早已悄然展开。从2015年入股永辉超市,到2017年创立七鲜超市,再到2021年全资收购北京华冠超市,京东一直在不断探索线下零售的新模式。此次收购佳宝超市,无疑是京东线下布局的重要一环。
然而,京东的激进扩张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在核心业务利润下滑的背景下,京东同时在国内外卖补贴大战、香港零售布局、欧洲并购扩张等多个战线开战。市场分析师担忧,这种高风险的赌博式扩张可能会进一步拖累京东的盈利能力。
尽管如此,京东仍坚持其全球化战略。近日,京东物流在沙特阿拉伯启动配送业务,形成完整的物流网络。同时,京东还向德国电商公司Ceconomy的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交易价值高达22亿欧元。京东的全球化战略聚焦于供应链能力建设,旨在助力中国品牌出海,并坚持本地化服务。
在资本市场的灼热目光下,刘强东一边忍受新业务亏损的阵痛,一边豪掷数十亿港元买下香港超市巨头。这位电商枭雄的棋盘上,一场围绕供应链的终极战役已经悄然打响。未来,京东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