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领域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全球范围内对AI专业人才的争夺愈发激烈。科技巨头与新兴AI企业纷纷出手,通过提供高薪待遇、优越工作环境、前沿项目机会及广阔职业发展前景,力图在这场人才大战中占据先机。
近日,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接受访谈时表示,公司不会效仿meta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通过巨额薪酬来吸引顶尖AI专家。她强调,尽管薪酬在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企业使命和团队认同感才是激发员工长期投入与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人工智能行业作为科技领域的领头羊,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从基础算法研究到复杂系统开发,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在医疗、金融、交通、教育等多个领域实现深度应用,极大提升了行业效率与精准度。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公开场合透露,全球半数顶尖AI研究者来自中国。据Macro Polo研究显示,全球顶尖AI研究者中,47%的本科毕业于中国高校,这一比例远超美国的18%,凸显了中国在AI人才培养方面的雄厚实力。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上市企业中,有197家公布了研发投入数据。其中,研发强度在5%-10%之间的企业占比最高,达到36.35%;研发强度超过10%的企业占比33.5%,平均研发强度为9.98%,远超国内企业平均水平,显示出中国AI企业对研发的重视与投入。
根据脉脉发布的《2023人工智能人才洞察报告》,截至2023年8月,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岗位数量已达到2022年全年水平。随着新岗位的不断涌现,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2022年,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供需比为0.63,而到了2023年1-8月,这一比例已降至0.39,意味着每5个岗位仅有2个人才可供选择。
国际金融论坛(IFF)特邀数据专家周建及IFF人工智能委员会协调员帕特里克·格劳纳预计,到2030年底,全球AI人才增长量将超过280万人,五年时间实现近100%的增长。沙特等中东国家通过实施“免税+文化特区”策略,构建垂直领域优势,为全球AI人才提供了新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