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场聚焦于开放计算技术发展的盛会——开放计算技术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此次大会由开放计算社区OCP与开放标准组织OCTC携手举办,汇聚了来自中国移动、字节跳动、阿里云、三星、浪潮信息、清华大学及立讯技术等众多知名企业和学术机构的超千位专家与代表。
大会以“开放变革:筑基、扩展、进化”为核心主题,深入探讨了MoE大模型与AI智能体技术趋势下,如何通过开放计算技术促进性能与效率的双重提升。在当前AI时代,模型算法与算力系统的开源开放已成为主流趋势,这种全球化协作平台不仅推动了单系统性能的优化,满足了大模型发展的需求,还为应对日益庞大的数据中心规模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开源大模型的兴起,如Llama3、DeepSeek等,不仅推动了技术革新,更重塑了全球AI产业的格局。这些模型降低了AI技术的获取与应用门槛,使得更多企业与个人开发者能够便捷利用顶尖技术,促进了研发范式的开放协作,加速了AI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同时,公共云平台和模块化AI基础设施的普及,为开源模型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算力基础。
大会期间,创新超节点计算架构成为焦点话题。这一架构在计算、通信、内存控制及系统设计等层面实现了全面创新,能够满足万亿级别参数MoE大模型的应用需求,凸显了开放计算在产业链融合创新方面的强大力量。随着AI计算需求的持续增长,单机柜功率预计将跃升至1MW以上,AI数据中心面临从“机柜级密度革命”到“数据中心级系统工程挑战”的转变,这更加凸显了全球产业链开放协同的重要性。
中国在GW级AI数据中心建设方面具备显著优势,尤其是能源基础设施方面。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新增装机中,可再生能源占比高达90%。然而,尽管拥有能源优势,GW级AI数据中心在中国的落地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全光互联方案的稳定性与效率、能效管理技术的优化以及基建模式的创新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创新,以及社区间的跨社区协作。
为应对这些挑战,OCP正在筹备成立“GW级开放智算中心OCP中国社区小组”,旨在结合中国在能源、算力基础设施与供应链方面的优势,推动AI开放系统战略计划在中国的落地。同时,OCP与OCTC也在积极合作,探讨将OCP领先的AI基础设施技术架构、参考方案及前沿研究成果等在中国市场进行推广与应用,共同打造GW级AI数据中心的全球性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