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Project Ire智能体:自主识别恶意软件,提升网络安全性

   时间:2025-08-07 23:07 来源:天脉网作者:柳晴雪

微软近期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推出了一款名为Project Ire的全新智能体,旨在自主分析并分类野生恶意软件,无需人工直接干预。

这款AI模型的核心功能在于能够逆向工程处理可疑软件文件,通过反编译器及二进制分析等尖端取证工具,深入剖析代码结构,精准判断文件的安全性。Project Ire的诞生,标志着微软在网络安全防护上的又一次技术革新。

微软Defender平台作为保护个人与组织免受网络威胁的关键工具,每月覆盖超过10亿台设备,拦截大量潜在的恶意文件。然而,这些文件的审查工作极为繁重,需要专家团队持续跟进。Ire团队指出,人工审查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错误率高、警报疲劳以及审查标准难以统一等问题。

尽管人工审查在创造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对抗不断演变的恶意软件时,但AI技术也在逐步缩小这一差距。恶意软件检测中的许多验证过程模糊且复杂,常需人工介入,尤其是当恶意软件作者采用逆向工程保护等策略时。Project Ire通过运用先进的推理模型,结合专业工具,自主剥离这些防护层,并在多次迭代中评估分类准确性。

对于每个分析的文件,Project Ire都会生成详尽报告,包括证据展示、代码函数摘要及其他技术细节。这些报告不仅提供了诸如“二进制文件包含多个恶意意图函数”的结论,还附带了直接从取证工具中提取的证据,如日志包装器、针对性安全进程终止及反分析行为等。

在真实场景测试中,Project Ire面对4000个尚未被自动化系统分类且等待专家审查的“硬目标”文件,表现虽略逊于对照测试,但仍展现出中等效果。据微软数据显示,其精确度达到0.89,意味着每10个文件中,有9个能被正确标记为恶意。召回率为0.26,即系统成功检测到约四分之一的实际恶意软件。误报率仅为4%,显示了较高的准确性。

Ire团队表示:“尽管整体性能处于中等水平,但这种高准确性与低错误率的结合,预示着未来部署的巨大潜力。”

Q&A环节

Q1:Project Ire是什么?它具备哪些功能?

A:Project Ire是微软推出的全新AI模型,能够自主分析并分类野生恶意软件。它通过逆向工程及专业取证工具,深入剖析代码,判断文件安全性。

Q2:Project Ire的检测准确率如何?

A:在公共数据集测试中,Project Ire展现出卓越性能,精确度高达0.98,召回率为0.83,无误报。在4000个“硬目标”文件测试中,其精确度为0.89,召回率为0.26,误报率仅为4%,显示出部署潜力。

Q3:与人工审查相比,Project Ire有哪些优势?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