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中职班主任如何“升温”家校关系?

   时间:2025-08-01 09:10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随着暑期的到来,许多中职学校的班主任或许能够暂时放下日常的紧张工作,不再需要每天早起监督早读、晚上查寝或是处理学生间的各种矛盾。然而,当这些老师打开微信时,仍然难以完全脱离学生的世界。家长们纷纷在朋友圈晒出孩子暑假的动态,有的孩子在工厂实习,有的则宅在家中,还有家长私下向老师咨询孩子报名电工班的想法。

对于中职班主任而言,暑假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放松。虽然学生们不在眼前,但他们的心仍然牵挂着每一位学生。家长们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刚刚将“校园里的孩子”送出家门,转眼间就要面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少年,心中的忐忑并不亚于在校期间。

实际上,暑假并不是家校沟通的“真空期”,相反,它成为了加深彼此信任的“黄金时期”。特别是对于中职生而言,他们的成长与技能提升、职业体验以及社会实践紧密相连。这些方面需要学校和家庭像一股绳一样,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孩子的成长。

为了更有效地与家长沟通,中职班主任需要首先思考:家长们最担心什么?我们能提供什么帮助?许多班主任担心暑假期间联系家长会打扰他们,但实际上,家长们心中可能也有诸多疑虑。

例如,孩子去电子厂打工是否会被欺负?能否真正学到技能?在家沉迷游戏却说要考技能证,这是真的吗?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下学期就要顶岗实习了,孩子的性格能适应吗?家长该做哪些准备?中职家长的焦虑更多聚焦于孩子能否在社会上立足,而非单纯的分数。

因此,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可以换一种方式,将“注意安全”这样的常规提醒,转变为“让我们一起帮助孩子把暑假变成‘职业热身赛’”。以下是三个有效的沟通策略:

1. 发送“成长清单”,而非“安全提醒”。班主任可以在暑假前给家长发送一条信息,列出孩子在家可以尝试的三件与职业相关的事情,并鼓励家长记录孩子的表现。这样的做法能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了解和支持。

2. 谈论“技能细节”,而非“听话与否”。班主任可以为每个学生建立“技能档案”,在暑假期间与家长聊天时,分享孩子在学校学到的具体技能,并将其与孩子的实习经历相结合。这样的对话能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注不仅限于问题,更在于孩子的优点和成长。

3. 促进“双向分享”,让家长感受到自己的价值。班主任可以鼓励家长分享孩子在暑假期间表现出的“职业范儿”,如主动整理工具、与人交流时的眼神接触等。这样的分享不仅能增强家长的成就感,还能促进家校之间的更多互动。

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还需要避免三个雷区:

- 不要只在孩子出现问题时才联系家长。平时可以多分享孩子的小进步,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用心。

- 避免使用“老师语气”说话。用“咱们一起琢磨琢磨”这样的表达方式,比“你应该怎么怎么做”更能赢得家长的信任。

- 减少“形式主义”。在家长群里少发“收到请回复”之类的信息,多分享孩子们的实际表现。

中职生的成长就像他们手中的工具一样,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用。暑假期间的几句闲聊、几张照片、几次互相的“支招”,看似微不足道,但却能在家长心中种下信任的种子。这种信任将在开学后成为班级管理的隐形助力。如果你是中职班主任,不妨现在就拿起手机,给家长发一条信息,了解孩子暑假的新鲜事吧!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