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洽瓜子净利暴跌,安徽首富难挽颓势,零食巨头缘何跌落神坛?

   时间:2025-07-31 16:46 来源:天脉网作者:陆辰风

近日,休闲食品行业的老牌企业洽洽食品发布的财报在市场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财报显示,公司业绩大幅下滑,股价随之暴跌7.37%,这一结果让市场愕然。

洽洽食品,这个曾经以“水煮瓜子”风靡全国的品牌,如今却陷入了销量增长乏力、价格战难以留住消费者的困境。其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下降79.85%-85.86%,仅剩4000万-5700万元,创下了自2011年上市以来的最差业绩。

洽洽食品的创始人陈先保,并非商界的新秀,而是一个有着国企背景的“体制内”人士。他在36岁时毅然决定下海创业,选择了棒冰作为初次尝试,虽然收益有限,但让他意识到“传统食品+创新”的潜力。1999年,他创立了洽洽品牌,主打水煮瓜子,解决了传统炒瓜子油腻、不卫生的问题,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000年,洽洽品牌推出仅一年,陈先保便大胆决定投入重金在央视黄金档打广告,这一豪赌最终大获成功,洽洽瓜子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销量飙升。洽洽从安徽本地品牌一跃成为全国炒货界的佼佼者,并于2011年成功上市,被誉为“炒货第一股”。

然而,洽洽的辉煌并未持续。近年来,公司业绩增长放缓,多元化尝试也屡屡受挫。从薯片、果冻到牛肉酱,新品既未形成规模,也未激起市场水花。传统营销预算高昂,但转化效果低迷,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逐渐拉大。

面对困境,洽洽并非无动于衷。公司曾试图通过高额分红和海外市场拓展来提振股价。2024年,洽洽向全体股东派发了高额现金红利,并加大了海外市场的投入,海外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0.28%。然而,这些举措并未能改变业绩低迷的现状。

与此同时,竞争对手们却在迅速崛起。三只松鼠通过聚焦性价比和渠道灵活性,业务结构明显优化,营收和净利润大幅增长。盐津铺子则依靠辣条、卤味等更接地气的产品组合,在三四线市场站稳脚跟,成为近年来成长性最稳定的本土零食品牌之一。量贩式零食新品牌也在迅速跑马圈地,重塑线下零售格局。

这些竞争者在定价、选品和渠道上更加灵活,满足了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相比之下,洽洽的“瓜子大王”标签虽然仍在,但高昂的售价、传统的产品结构和渠道模式已难以吸引年轻消费者。洽洽的问题不仅在于产品老化,更在于品牌认知失调和市场节奏失真。

在休闲食品行业日新月异的今天,洽洽需要紧跟市场节奏,把握住新一代消费者的兴趣点,才能重振品牌雄风。否则,再多的品牌记忆也终将被市场淡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