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马茶业终获证监会“绿灯”,港股上市之路尘埃落定
近日,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成功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标志着其赴港上市的备案程序顺利完成。这一消息为八马茶业多次冲刺资本市场后,终于迎来的一缕曙光。
然而,八马茶业的港股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递表后六个月内未通过港交所聆讯,其招股书已自动失效。尽管未来八马茶业可以通过更新招股书再次激活上市程序,但其资本化之路的坎坷历程仍令人唏嘘。自2012年启动IPO筹备以来,八马茶业先后经历了深市中小板上市未果、新三板短暂挂牌、创业板主动撤单以及主板上市申请被终止等多重挫折。
八马茶业,这家由福建安溪商人王文礼与王文彬兄弟于1997年创立的茶业连锁企业,目前在全国拥有约3500家门店,主要销售茶叶及茶具、茶食、茶饮等非茶叶产品。其旗下品牌“八马茶业”、“信记号”、“万山红”等在中国茶叶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据报告显示,以2023年末茶叶连锁专卖店数量计,八马茶业在中国茶叶市场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八马茶业不仅是一家茶业连锁企业,更是一个深度“家族化”的企业。控股股东王文彬、王文礼等家族成员持有公司超过半数的投票权,且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的核心岗位也几乎全部由家族成员及其亲属担任。这种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但也带来了治理风险、决策效率以及关联交易公允性等一系列问题。
八马茶业的加盟模式也为其埋下了隐患。截至2024年9月,八马茶业的3498家门店中,加盟店占比高达92.1%,为公司贡献了近五成的收入。然而,近年来八马茶业的加盟体系呈现出浓厚的“熟人化”特征,家族成员和公司前员工在加盟商中占据相当比例。这种“熟人化”的加盟体系不仅增加了公司的治理风险,还引发了证监会对公司独立性、关联交易公允性和信息披露透明度的担忧。
更为严重的是,加盟商与八马茶业的利益冲突逐渐显现。由于加盟商需遵守“年度最低采购额”的规定,且与公司为“买断关系”,导致部分加盟商为冲业绩而压货。这不仅增加了公司的存货压力,还损害了加盟商的利益。同时,部分加盟店还存在将八马高端茶与竞品混卖、推荐自有品牌产品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品牌的统一性。
除了加盟模式的问题外,八马茶业还面临着产品质量与虚假宣传的频发问题。近年来,消费者关于八马茶业的投诉不断增多,涉及茶叶异物、生产日期缺失、执行标准不符等问题。同时,八马茶业过度依赖传统营销手段维持“高端茶”定位,导致品牌溢价与实际品质脱节,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和质疑。
尽管八马茶业在资本化之路上历经坎坷,但其仍有机会通过港股上市实现自我救赎。未来,八马茶业若能以港股上市为契机,将融资转化为供应链升级和投诉响应机制的投入,或许能够打破“高营销-低研发-多投诉”的恶性循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若继续依赖“上市圈钱”而非实质性改革,八马茶业的品牌价值和市场地位或将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