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行业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其核心驱动力——个险渠道的增长引擎似乎已显疲态,人海红利的消退让这一传统模式陷入了困境。
长期以来,个险渠道依赖于庞大的代理人队伍,通过“人海战术”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销售误导、人员流动性大、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基层代理人收入不稳定等,这些问题正逐渐侵蚀着行业的根基和消费者的信任。
为了推动个险渠道的高质量转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发布了《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这一举措不仅是对行业长期存在问题的深刻洞察,更是推动保险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回归保障本源的关键举措。
面对改革的紧迫性,各家保险机构正积极探索个险渠道的新路径。7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及其旗下保通社围绕“个险渠道改革”的主题,邀请多位业内专家进行深入探讨。
加保科技董事长、中保协互联网专家吴军分享了他对于内勤人员转外勤工作的看法。他指出,虽然内勤转外勤并非新鲜事物,但近年来这一趋势的加剧引发了监管和行业的高度关注。吴军认为,内勤人员在转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由于对自身起点和优势认识不足,往往对转岗持抵触态度。
吴军进一步强调,内勤人员转岗并不会动摇保险公司的管理基础。他建议,保险机构应做好数据风险管控和规则制定,确保转岗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他也提到了寿险领域双向通道的存在,并呼吁行业思考为何在寿险领域,劳动合同和五险一金的外勤人员尚未成为常态。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还提到了内勤在转岗过程中可以探索员工制模式。这一提议为寿险机构尝试员工制销售模式提供了希望,但也引发了一定的争议和担忧。调查显示,高产能的代理人更倾向于代理制以避税,导致公司担心队伍结构问题。
针对这一担忧,吴军提出,财险和团险领域普遍存在的合同制并未影响员工的积极性。他认为,寿险管理者应从多个维度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以找到适合寿险行业的解决方案。
此次讨论不仅揭示了保险行业个险渠道改革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也为行业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案。随着改革的深入,保险行业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