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蕴含深意的书斋联“室内书声传雅趣,庭前琴韵洗凡尘”,由江西省楹联学会理事刘同万先生所撰,并由著名书法家豆万龙先生挥毫泼墨,近日引起了广泛关注。这副对联不仅展示了文人墨客的精神世界,也成为了连接古今智慧的桥梁。
走进刘同万先生的书斋,仿佛能听见阵阵书声,那是知识与心灵碰撞的回响。上联“室内书声传雅趣”,通过“书声”这一核心意象,展现了文人治学的日常。书声不仅仅是诵读之声,更是与古人神交的愉悦,是超越功利性求知的精神享受。这种“雅趣”,是沉浸于学问中的快乐,是对精神世界丰裕后的自然流露。
而下联“庭前琴韵洗凡尘”,则将视野拓展至书斋之外的庭院。琴,在中国文化中,不仅是乐器,更是君子之器,承载着深刻的哲思。刘同万先生以“琴音”为纽带,勾连起书斋与自然的和谐共鸣。庭前抚琴,不仅是对心性的释放与升华,更是在与自然的对话中,重获内心的澄澈与安宁。这种“洗凡尘”的力量,让人在世俗纷扰中寻回本心的宁静。
整副对联中,“书声”与“琴韵”看似分属室内外,实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精神世界。书声向内,是知识的汲取与沉淀;琴音向外,是心性的释放与升华。二者一收一放,一静一动,共同构筑了文人书斋的独特文化品格。这副对联不仅展示了文人生活的真谛,也让人在吟诵之余,不由自主地向往那诗意的生活。
豆万龙先生的书法更是为这副对联增添了无限韵味。作为著名书法家权希军先生的入室弟子,豆万龙先生的书法造诣深厚,笔下生花。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气息,与刘同万先生的对联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在当今这个喧嚣的时代,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各种嘈杂的声音,但真正能触动心灵的书声却越来越少。同样,虽然音乐无处不在,但能“洗凡尘”的琴音也显得尤为珍贵。刘同万先生的这副书斋联,恰似一声温柔的提醒,让我们不妨为自己留一方能听见书声的角落,辟一处可奏响琴音的庭院,让心灵在古今智慧的滋养中,在自然清韵的抚慰下,寻回那份久违的安宁与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