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书法展:侯开嘉教授与学生的翰墨情缘,现场成“打卡圣地”

   时间:2025-07-12 23:16 来源:天脉网作者:任飞扬

在四川大学的博物馆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展览于近日拉开帷幕,这便是“侯开嘉教授执教川大30年师生书法作品展”。此次展览由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与四川大学博物馆携手主办,共展出了侯开嘉教授及其学生们的114幅精美书法作品,展期将横跨整个夏季,直至9月11日结束。

展览现场,侯开嘉教授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学生们特意为他设置了一个“专属座位”,轮流上前与他合影,场面温馨而热烈。侯教授的笑容与学生们的热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

与此同时,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翰墨写春秋》(全三册)也在活动现场举行了首发仪式。这部作品集是侯开嘉教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结晶,涵盖了教学、创作、学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书中不仅收录了侯教授的札记、题跋、访谈录等文章,还有他好友和学生们的述评文章,以及本次展出的书法作品。

尽管已经79岁高龄,侯开嘉教授依然活跃在教学一线。每周五上午,学生们都能在课堂上见到这位充满热情的老先生。即便因为腰疼减少了出门次数,他依然坚持与学生交流,对书法教学的热爱溢于言表。侯教授坦言,搞书法就像别人跳广场舞一样,是出于纯粹的爱好。同时,他也认为上课对自己也有诸多益处,如锻炼思维、延缓老年痴呆,以及与年轻人交流保持心态年轻。

侯开嘉教授将自己一生的成就归结为三个简单的词汇:写字、作文、教学生。退休前如此,退休后亦然。对于教学生这件事,他格外重视,认为学生就是老师的作品,如果学生学得不好,那只能说明老师教得不行。他强调,把学生教好是教师的责任,不应因为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

展览现场,侯开嘉教授的学生们簇拥在他身边,表达着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他们的积极组织和参与,正是对侯教授辛勤耕耘的最好回报。侯教授教出的学生,毕业论文盲审通过率极高,不少人在毕业后成为其他高校的骨干人才。

然而,对于国内书法专业教育的现状,侯开嘉教授也表达了担忧。随着一批老教授的退休,部分高校出现教学骨干青黄不接的情况,甚至有大学因此取消了书法专业。他坦言,自己退休后仍坚持上课,正是出于这种担忧。不过,他对川大书法专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认为该校书法专业本硕博齐全,青年教师人才济济。

侯开嘉教授还呼吁全国各地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加强书法教育。他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电脑、手机的普及,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受到削弱,“提笔忘字”现象愈发普遍。他强调,只有从中小学生抓起,进行书写的技能培养和书法艺术欣赏,才能使书法艺术逐渐成为国民的基本素质之一。当中国拥有了庞大的书法人口时,才有底气谈论中国书法走向世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