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学的殿堂里,一位年逾古稀的教育者以笔为舟,扬帆远航,收获了国际的认可。近日,于英国伦敦国王学院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冰心文学奖暨世界华语文学奖颁奖会上,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退休教授刘明琼,凭借其作品《永恒的旋律》,荣获该奖项。
刘明琼,这位77岁的文学爱好者,其人生轨迹丰富而多彩。四十年的教育生涯,她不仅撰写了多篇中英论文,出版教育专著,还翻译了大量英文资料和美术教学影片。然而,2011年,正当她还在讲台上发光发热时,疾病却悄然侵袭。面对挑战,刘明琼没有退缩,经过七年的坚韧抗争,她不仅重新站了起来,更在文学创作中找到了新生。
尽管自称“业余写作爱好者”,刘明琼的创作热情却如火如荼。短短四年间,她不仅出版了纪实文学《梦想与情思》,还推出了配乐诗歌朗诵专辑《爱的倾诉·明琼的诗》。她的才华得到了业界的认可,相继加入中国诗歌学会及重庆新诗学会,并荣获“中国诗歌学会年度百人”称号,以及“第九届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大会文学艺术年度新闻人物”的殊荣。
刘明琼的创作独具匠心,她开创了“音乐+诗歌”的新形式,将诗歌与中外古典音乐及民歌民谣相结合,每首诗歌都是经典乐曲激发的灵感之作,文字间流淌着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她用诗歌诠释音乐,以音乐激发诗歌,展现了跨艺术形式的独特美学。
“那是一种源自心底的热爱,是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深情表达。”刘明琼如此描述她创作音乐诗歌时的感受。她将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德彪西的《月光》、肖邦的《升C小调夜曲》等世界名曲,与中国古曲《十面埋伏》《平湖秋月》等相融合,通过诗歌、音乐、画面、朗诵、视频等多种形式,传递着跨越文化的共通语言,直抵人心。
获奖作品《永恒的旋律》集纳了刘明琼创作的一百首音乐诗歌,题材广泛,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风光的描绘,也有对人物的细腻刻画,更有对爱国及人文情怀的深情抒发,展现了作者广阔的创作视野和深厚的文学功底。
“国际冰心文学奖不仅承袭了‘爱与美’的文学精神,更以开放的姿态拥抱跨媒介创作,推动了文化在全球的传播,也将中国文学推向了世界舞台。”刘明琼表示,获奖给了她更多的创作动力,“在经历了种种挫折与痛苦后,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份美好。如果我能像萤火虫一样,发出微弱却温暖的光,照亮夜行者的路,那我便觉得此生无憾。我愿我的文字,能给人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