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崂山之巅,晨曦初露,海雾缭绕之中,68岁的画家王君已挥毫泼墨,捕捉着第一缕霞光。这幅《青岛揽胜图》,凝聚了他十年的心血与汗水。走进他位于即墨的工作室,一幅45厘米高、100米长的巨卷缓缓展开,青岛的山海风光跃然纸上,从琅琊台的雄浑到石老人浴日的辉煌,尽显城市之美。
王君的艺术之旅,始于印染图案设计。在青岛第五印染厂设计室,他度过了十年严苛的训练,每天手绘上百张花样,练就了对色彩的敏锐感知。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1980年,当他看到梁天柱先生的水墨崂山图时,被深深吸引,从此拜入其门下,开始了水墨画的探索。
从印染到水墨,王君在笔尖下完成了转型与觉醒。他白天描花样,夜晚临古画,宣纸上渐渐呈现出青岛的山海风貌。2000年,他北上中央美院,进一步淬炼笔墨,同学们描绘黄山云海时,他却专注于青岛老街的德式山墙。之后,他进入国家画院范扬先生的高研班,虽然游历各地,但笔下始终是青岛的城市山水。
王君独创的“城市山水”风格,融合了中国画的骨与西洋画的肉,展现出青岛独特的城市风貌。红瓦绿树、德式建筑,在他的笔下焕发新生,色彩鲜明而富有力度。这种探索在《山城》等作品中达到巅峰,他的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并获得多项大奖。
2014年,王君迁居即墨,开始了《青岛揽胜图》的创作。他钉了一张青岛地图在画室墙上,将海岸线分为89个坐标,每个周末都与妻子驱车前往写生。从冰冻的礁石到云雾中的跨海大桥,从奥帆灯塔到高铁站,他用画笔记录了城市的变迁,将时空交叠的城市更新之美呈现在长卷之上。
王君对青岛的热爱与执着,不仅体现在《青岛揽胜图》中,更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他正在创作《青岛十二景》,用传统界画与波普艺术的结合,展现青岛的独特魅力。他还计划在北京举办画展,将青岛的无限风光通过书画艺术的形式推介出去,用更为鲜活的色彩呈现从海底到云端的立体青岛。
在王君的笔墨宇宙里,青岛的过去与未来交织在一起,如同潮汐般涌动在宣纸上。他用毛笔书写着青岛的历史,用色彩描绘着城市的未来,这份对艺术的热爱与执着,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