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汽车行业的巨头李书福再次扩展了他的资本版图,迎来了他的第十个IPO——曹操出行成功登陆港交所。
曹操出行,作为吉利集团孵化的出行品牌,此次上市引起了广泛关注。其股票代号02643.HK,每股发行价定为41.94港元。尽管在6月25日上市首日股价即跌破发行价,一度跌幅超过30%,最终以收跌14.16%至36.00港元/股收盘,但这一事件依然标志着吉利在“造车-出行-数据”生态闭环中的关键一步。
根据招股书,曹操出行在上市前已完成了三轮股权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28亿元。而李书福,作为吉利集团的掌舵人,也借此机会成为拥有最多上市公司的中国车企领导人。曹操出行的上市,不仅让他的资本版图进一步扩大,也让吉利集团的生态布局更加完善。
值得注意的是,曹操出行的成功上市,也让李书福的商业帝国与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的商业版图成为公众比较的对象。两位企业家在资本运作上都颇有建树,但路径却大相径庭。李书福以实业资本化为主,通过一系列并购和孵化,打造了庞大的汽车产业链。而雷军则更侧重于互联网特性的投资,持股多家知名企业,并通过顺为资本投资了众多科创型企业。
尽管在上市公司数量上,李书福以十家领先于雷军的四家,但从个人财富角度看,雷军凭借小米集团的高额持股,暂时占据上风。小米的市值在过去一年中大幅增长,让雷军的身价也随之水涨船高。然而,商业领域的竞争瞬息万变,两位企业家的投资比拼或将长期持续。
曹操出行的招股书还透露了其与吉利集团的深度合作。通过与吉利的战略合作,曹操出行在定制车开发上拥有独特优势,深度参与车辆的设计、部署、定价、销售、营运及服务全过程。这不仅为打造中国首个专注于共享出行的汽车品牌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提高了曹操出行的经营效率。
尽管曹操出行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但整体亏损在逐渐收窄。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71.53亿元增长至147亿元,涨幅达109%,而亏损则从30.07亿元收窄至12.46亿元,跌幅达59%。然而,曹操出行的流动负债高达96.82亿元,现金储备仅为1.59亿元,财务状况仍需关注。
李书福的商业帝国不仅限于汽车行业。他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将吉利汽车、沃尔沃、极星、亿咖通、路特斯、极氪、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千里科技(原力帆)等品牌纳入旗下,成为国内拥有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车企领导人。他的资本运作能力,尤其是早年“蛇吞象”式收购沃尔沃的成功案例,至今仍为全球商学院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