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力电器的股权结构,目前也处于一个较为复杂的局面。尽管珠海国资委的持股比例已从18.22%下降到6.47%,不再是第一大股东,但公司章程依然规定董事长需由国资推荐。然而,董明珠通过一系列股权架构的设计,实际控制了珠海明骏,形成了“国资虚位,经理人实控”的局面。她还通过员工股权激励计划,实现了对格力电器的控制性穿透持股,进一步稀释了国资的持股比例。
回顾董明珠历年来的薪酬变化,可以发现她的薪酬呈现出阶梯式增长的态势。从2012年接任董事长时的475万元,到2015年格力进军智能装备领域的698万元,再到2018年与雷军“十亿赌约”兑现年的1095万元,直至2024年的1437.2万元,13年间她的年薪增长了近12倍,远超格力净利润年均6.8%的增速。在家电三巨头中,董明珠的薪酬也位居前列,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2024年的薪酬为1378万元,而海尔智家高管最高年薪仅为345万元。
除了薪酬,董明珠还通过格力电器的分红获得了大量收益。作为“A股分红之王”,格力电器的分红政策不仅让投资者受益,也让董明珠成为了最大个人受益者之一。从2012年至2024年,董明珠通过分红累计获得了23.7亿元的收益,其中2020年至2024年这四年就获得了12.4亿元,占其总收益的52.3%。2024年,她通过个人持股、珠海明骏和员工持股计划合计分红4.2亿元,相当于每天赚取115万元。
董明珠持股的暴增,与格力电器的三次关键股权激励密切相关。特别是在2021年的员工持股计划中,董明珠独揽了54.3%的份额,这一计划直接使她的持股比例从0.74%跃升至2.18%。然而,该计划中的认购价较市价折价52%,且与之相连的业绩捆绑条款也相对宽松,净利润增速仅需达到10%,低于行业均值15%,这一做法引发了广泛争议。
随着董明珠在格力电器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治理也逐渐演变为“管理层中心主义”。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董明珠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卓越能力,也引发了关于公司治理结构和道德规范的思考。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曾指出:“若财富积累失去道德罗盘,繁荣终将成为海市蜃楼。”格力电器的未来发展,将在董明珠的领导下走向何方,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