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名为《2025年中国游戏科技发展白皮书》的深度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全面剖析了中国游戏科技领域的现状、技术演进、跨领域应用及全球产业格局。
报告指出,游戏科技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双重属性引擎,其“技术压力测试场”与“跨领域赋能接口”的双重角色,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从技术纵深层面看,游戏产业对GPU、AI、云计算等技术的极限需求,直接促进了相关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如英伟达GPU的迭代升级和5G网络的全面优化。而在产业协同层面,游戏科技的应用已渗透到数字孪生城市建设、自动驾驶仿真系统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技术突破、外溢与产业重构的正向循环。
全球游戏产业方面,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1877亿美元,用户规模突破34.2亿人。其中,亚太地区贡献了45.8%的收入,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收入占比超过30%,用户规模占比约21.8%。在中国,游戏产业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2024年收入达到4550.6亿元,用户规模达到7.5亿人,自研游戏成为产业的核心支柱。同时,中国游戏产业的出海表现也十分亮眼,出海收入突破千亿大关,美日韩市场占比高达57.3%,《原神》《王者荣耀》等作品在全球市场上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在技术演进与典型应用方面,游戏科技经历了从“科技创新启蒙游戏”到“双向赋能共生”的发展阶段,形成了需求驱动创新、场景验证技术、跨域生态协同的闭环。核心技术如游戏引擎、图形渲染、人工智能、扩展现实(XR)等在游戏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并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例如,虚幻引擎5的实时渲染技术已应用于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光线追踪与显卡超采样技术结合,平衡了画质与流畅度,在《黑神话:悟空》等作品中实现了视觉突破。
游戏科技的跨领域外溢效应显著,已延伸至文保、医疗、工业等八大领域。在文保文旅方面,腾讯“数字藏经洞”利用3D建模、云游戏技术复刻敦煌文物,为用户提供了沉浸式互动体验。在医疗健康领域,三七互娱的《星星生活乐园》通过游戏化交互辅助孤独症儿童康复,混合现实技术也被应用于手术规划。在工业制造领域,华晨宝马里达工厂基于虚幻引擎构建数字孪生,实现了生产全流程虚拟化,效率大幅提升。游戏科技还在航空航天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腾讯与南航合作开发的全动飞行模拟机视景系统,利用游戏引擎实现了超写实场景渲染,降低了飞行员训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