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企业在全球化道路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外部贸易环境的剧烈变化和企业内部转型的需求,使众多出海企业陷入迷茫与焦虑。在此背景下,霞光社特别推出“出海相对论”栏目,邀请各界专家共同探讨企业出海的策略与路径。
近期,中美关税的缓和为出海企业带来了一线曙光。据贸易追踪机构Vizion数据显示,中美关税回调后,从中国到美国的集装箱运输预定量激增近300%,航运价格也随之上涨。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公司首席执行官克拉克表示,贸易紧张局势的缓解将促使采购订单重新开放,企业正积极调整航线以应对市场需求。
然而,全球经济的复杂局势不容忽视。2025年,美国经济出现萎缩,消费信心下降,而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同样乏力。东盟市场虽表现强劲,但各国发展不均衡,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GDP增速虽高,但也面临挑战。这些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企业出海的选择与策略。
增略咨询对中国企业出海实践的研究显示,出海成功率不足20%。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需警惕八大陷阱,其中国别选择尤为关键。国别选择错误,将直接导致出海战略的失败。在增略咨询创始人向国华的新书《出海增长战略》中,详细探讨了国别选择的重要性与策略。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中国企业需审时度势,灵活调整出海策略。美国政策变动、贸易调整及货币政策变化,对中国企业出海构成挑战。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为全球治理注入新力量,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多机遇。随着美欧日韩等市场经济增长放缓,发展中市场的潜力日益凸显。
东盟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首选地,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强劲的经济增长潜力和政策支持。极兔速递在东南亚的成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本地化运营、捕捉行业痛点、灵活调整战略,是企业海外成功的关键。
非洲市场同样充满机遇。非洲人口年轻化趋势明显,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传音手机通过定制化产品、深入理解市场需求,在非洲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传音的成功经验表明,识别客户痛点、差异化竞争、本地化运营,是中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立足的关键。
小国家市场虽规模有限,但竞争较少、政策优惠,适合风险厌恶型企业或市场准入门槛高的行业。华为在毛里求斯的成功,展示了从小市场切入、逐步拓展全球市场的策略。通过精准选择目标市场、集中资源突破,华为实现了全球化战略的稳步推进。
国别选择是企业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力、行业特点、市场潜力等因素,制定合适的出海策略。竞争力弱的企业适合“先易后难”,从亚非拉市场开始积累经验和资源;竞争力强的企业则可以选择“先难后易”,直接进入欧美市场。同时,企业应优先选择两三个重点市场进行突破,避免“广撒网”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选择国别时,企业还需考虑资产投入、市场需求、政策环境、文化适应性等因素。轻资产投入的企业应重点关注经济增长快、市场需求大、竞争压力小、市场准入门槛低的国家。总之,国别选择需上升到战略高度,通过精准把握不同国家的特质与机遇,实现全球化战略的宏伟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