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搜狐科技年度论坛汇聚科技精英,共探智能未来。论坛中,“问道智能”圆桌讨论尤为引人注目,由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主任刘嘉教授担纲主持,对话科技巨擘,深入剖析智能本质。
围绕AI是否具备直觉这一核心议题,搜狐创始人张朝阳、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与猎豹移动董事长兼CEO傅盛展开了一场跨界对话。张朝阳坚信,人类的直觉具有AI难以企及的独特性,它是超越逻辑与自洽的灵感火花。他提出疑问,即便AI能输出复杂的物理公式,是否真正理解了波粒二象性的奥秘?
张亚勤对此持谨慎态度,他认为AI在处理结构化知识方面卓越非凡,但在理解模糊概念时仍有局限。他预测,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还需跨越信息智能、物理智能与生物智能三重门槛,这一过程至少需要15至20年。他强调,三大智能将协同发展,互为支撑。
傅盛则另辟蹊径,认为AI在特定情境下的表现可视为一种理解。他以AlphaGo为例,指出AI在围棋中的创造性落子与人类直觉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基于大数据的概率运算结果。然而,他也承认AI缺乏主动探索与好奇心,是人类智能的延伸而非替代。
谈及中美AI领域的发展差距,傅盛指出中国在工程化应用与创新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尤其在智能体等贴近应用场景的领域,中国有望弯道超车。张亚勤则更看重人才储备,他透露,中国年轻一代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学习速度远超美国,创新活力正盛。
张朝阳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中国人的智慧与勤奋,加之庞大的人口基数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中国在AI及整个科技领域都在加速追赶乃至超越。他笑称,若自己晚生30年,也会投身AI领域,特别是人形机器人与脑科学研究,因为这是一个比特与分子、原子交汇,物理与生物融合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