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凯利内斗升级:董事会决议引发公司治理深层危机
近日,ST凯利(300326)的一则董事会决议公告,将这家上市公司的内部纷争再次推向公众视野。此次决议围绕总经理聘任与董秘解聘的投票分歧,不仅揭示了股东阵营的持续较量,更映射出公司治理的严重失效和战略方向的迷失。
在ST凯利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上,由涌金系提名的现任董事长王冲以微弱的优势,即4票同意、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兼任公司总经理一职。值得注意的是,投下弃权票的两位董事金诗强和狄朝平,均来自二股东欣诚意阵营,他们质疑王冲的管理经验和能力。
这一投票结果与早前欣诚意主导推选蔡仲曦为董事长时的4:3投票僵局如出一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内部的不稳定。回顾3月19日的董事会换届选举,原董事长袁征和原总经理王正民因得票率过低而黯然离场,为新一轮的权力斗争埋下了伏笔。
然而,剧情的发展远未结束。4月30日凌晨,新任董事长蔡仲曦、总经理夏天及独立董事张斌突然以个人原因辞职,距离新董事班子选举仅一个月有余。管理层的频繁更迭,让公司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
ST凯利董秘职位的变动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次董事会决议显示,原董秘郭海波被4:2投票解聘,但仍保留证券事务代表的职位。涌金系代表王冲在董事会上对郭海波提出了严厉批评,而欣诚意阵营则反击称此举损害了公司稳定。
这场人事拉锯战的背后,实际上是涌金投资与欣诚意两大派系的权力制衡。截至2025年一季度,涌金投资与欣诚意分别持股6.99%和5.03%,持股差距较小,导致任何议案都需要至少一方的妥协才能通过。
内斗的根源可追溯至2020年对利格泰的股权投资。这家由袁征实际控制的公司未能达到对赌协议的要求,引发了涌金系与袁征派之间的激烈争执。双方从董事会争吵到法庭,最终以欣诚意撤诉告一段落,但矛盾已经渗透到财报审计环节。
2024年年报显示,ST凯利因股权投资减值和存货跌价损失导致全年净亏损1.06亿元,同比大幅下跌193.8%。审计机构众华会计师事务所对财报出具了保留意见,并指出关联交易披露不全和权益工具估值存疑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ST凯利被戴上ST的帽子。
尽管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翻倍至2176万元,但这份成绩单难以掩盖公司的深层次问题。持续的内斗已经严重拖累了战略执行,王冲提出的聚焦主业计划尚无具体路线图,而袁征派主导的对外投资也屡陷争议。
目前,尽管王冲成功出任总经理,但董事会席位仍存在4:3的对立局面,关键议案的通过需要跨阵营合作。若股东无法就利格泰股权处置和关联交易规范达成共识,ST凯利的摘帽之路将遥遥无期。
这场内斗已经让所有参与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ST凯利的股价自年初以来累计下跌超过30%,4.2万散户投资者仍在苦苦等待曙光。若股东继续这种“宁为玉碎”的缠斗,等待公司的或许将是更加严峻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