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大厂裁员潮下,中小企业招新忙,游戏行业人才流动何解?

   时间:2025-05-12 08:54 来源:天脉网作者:杨凌霄

裁员与招聘并行,游戏行业步入转型阵痛期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游戏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众多游戏企业纷纷采取项目裁撤、人员优化等措施,以削减成本、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0家A股游戏企业在2024年的员工总数达到4.46万人,相比2023年减少了2094人,降幅约为4.49%。其中,有17家企业去年员工人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在这波裁员潮中,完美世界成为了裁员数量最多的企业之一,其员工数量同比减少高达32.13%。然而,与此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如大晟文化,其员工数量同比增长了25.77%,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

除了员工数量的变化外,游戏行业的人均薪酬也呈现出波动。在30家A股游戏企业中,有17家企业去年人均薪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天舟文化的人均薪酬同比减少最多,达到了21.71%。而世纪华通则成为了人均薪酬增长最多的企业,同比增长了28.23%。

值得注意的是,裁员并非游戏行业的独有现象,而是全球游戏产业的普遍趋势。据数据统计网站Game Industry Layoffs汇总的信息显示,2024年全球知名游戏公司共计裁员1.46万人。其中,动视暴雪和Unity分别裁员1900人和1800人,成为了裁员数量最多的两家企业。

然而,在裁员的同时,一些游戏大厂却在积极招聘新员工。例如,腾讯宣布启动史上最大就业计划,三年内将新增28000个实习岗位,并加大转化录用力度。据初步统计,世纪华通、米哈游、叠纸游戏、巨人网络等多家游戏公司在春招期间的全职岗位种类数也呈现出增长态势。

游戏行业对美术设计、动画类等人员的需求并未因裁员潮而出现明显下滑。从全国范围来看,游戏运营岗位的需求最大。而在成都地区,角色模型师则成为了需求最大的岗位之一。这些岗位的平均薪酬在8000元至12000元之间,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

对于游戏大厂而言,项目的变动和调整是导致人员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追求精品游戏的当下,一些工作室和研运小组由于未能取得预期成绩或面临方向性调整,导致项目被取消,进而引发人员流动。这既是国产游戏进入精品化、国际化深耕阶段的必然阵痛,也是对过去山寨换皮式“大跃进”的一次深刻反思。

与此同时,中小游戏企业则呈现出扩张态势。由于没有大厂病且游戏行业再次井喷、赛道越来越垂直细分且更多元化,这些企业纷纷招兵买马以应对市场需求。年轻人成为了游戏厂商最希望吸纳的新鲜血液,他们不仅具备活跃的创意思维,还能与游戏厂商的目标受众群体达成喜好同频。

游戏产业的年轻态特征决定了其对年轻人的高度依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虽然其在某些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现阶段仍不具备真正的创意能力。因此,大量美术师、动画师等创意人才仍然是游戏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通过校招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进入游戏行业,将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