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游戏界发生了几起备受关注的事件,涉及专利侵权诉讼、不正当竞争纠纷以及网络账号交易犯罪。
首先,备受欢迎的游戏《幻兽帕鲁》正面临任天堂的专利侵权诉讼。该游戏的研发商Pocketpair通过官方声明透露,尽管他们一直对专利侵权指控持反对态度,并主张相关专利无效,但为了游戏的正常开发和全球发行,团队已决定对部分游戏机制进行修改。这些修改包括移除“投掷帕鲁球召唤帕鲁”的功能,改为直接在玩家身边召唤幻兽,以及将滑翔帕鲁的功能修改为使用滑翔翼道具。这些预防性措施旨在降低因专利诉讼导致的游戏下架风险。
该专利诉讼的起因是《幻兽帕鲁》上线后,因其“开放世界生存 + 宠物收集养成”玩法与任天堂的《宝可梦》系列相似,引发了争议。任天堂和宝可梦公司随后对Pocketpair提起了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侵犯了三项专利,包括野外遇宠抛球抓捕或对战机制、精灵球瞄准机制以及宝可梦骑乘机制。任天堂还在美国注册了相同专利,为后续可能的诉讼做准备。
在法律专家看来,《幻兽帕鲁》原设计与《宝可梦系列》在形式和逻辑上存在高度重合,极易落入专利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然而,构成专利权侵权必须符合认定侵权的技术方案,即包含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必要技术特征。Pocketpair通过修改游戏机制,去除了一些关键动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侵权可能性。
另一起事件涉及网络游戏《X宫X传》与一部知名网络小说之间的不正当竞争纠纷。该网络小说的作者发现,该游戏在宣传中多次暗示与涉案网络小说存在特定联系,误导玩家认为游戏以小说故事为背景。法院审理后认定,虽然游戏使用了小说中的人物角色及介绍元素,但整体情节与小说内容无明显关联,不构成著作权侵权。然而,被告通过含糊宣传刻意营造游戏与小说的特定关联,误导玩家,构成不正当竞争,最终被判赔偿40万元。
此事件再次提醒业界,游戏“搭便车”知名小说的情况并不罕见,即便游戏整体情节与小说无明显关联,也可能因不正当竞争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法律判定更关注行为是否“引人误认为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以及是否违背商业道德。
一起网络账号交易犯罪案件也引起了广泛关注。被告人连某将个人网络游戏账号出售给某网络科技公司后,又通过向游戏平台申诉的方式擅自修改账号密码并将账号盗回。之后,连某再次将该账号转卖并故技重施。法院审理认为,连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已构成盗窃罪,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6000元。
法律专家指出,当交易完成且买家已实际控制游戏账号后,卖家擅自找回游戏账号的行为属于盗窃行为,达到一定数额的应承担刑事责任。同时,游戏账号买卖本身为灰色产业,涉及未成年人可能因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而导致交易无效。游戏公司可基于此向相关专门从事游戏帐号交易的平台运营者主张不正当竞争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