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宠必看!专家详解宠物防病要点,守护家人健康安全

   时间:2025-03-19 19:19 来源:天脉网作者:陆辰风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举办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聚焦于人畜共患病及宠物健康等问题,邀请了业内专家为媒体答疑解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的首席专家周晓农指出,家养宠物可能传播的疾病主要包括四大类别:细菌感染类如沙门氏菌病、猫抓病、布鲁氏菌病等;病毒感染类如狂犬病,这种病毒不仅犬类能传播,猫、猴、狼等动物同样具备传播能力;寄生虫类疾病如弓形虫病、蛔虫病、钩虫病、疥螨病等;以及真菌感染类如皮肤癣等。还包括钩端螺旋体病等其他疾病。他强调,预防人畜共患病的核心理念是“预防宠物生病就是保护自己”,即“人病畜防”。

为实现这一目标,周晓农建议采取以下四项具体措施:首先,宠物需定期进行体检、接种疫苗和驱虫,避免喂食生肉或未经处理的动物产品;其次,保持卫生,接触宠物粪便后务必彻底洗手,并清理宠物的用具和生活区域;第三,避免直接接触病原体,如不让宠物舔舐人脸或伤口,特别是孕妇、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尽量避免接触宠物及其用具;最后,正确处理宠物造成的伤口,如被咬伤或抓伤,应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并及时就医决定是否接种疫苗。

针对宠物抓伤咬伤后的应对措施,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蒋荣猛指出,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和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口处理包括使用肥皂水或自来水冲洗至少15分钟,并用消毒剂擦拭。对于是否需要接种疫苗,蒋荣猛表示,只要皮肤有破损,哪怕是轻微抓伤或擦伤,也应接种疫苗。即使被自家接种疫苗的宠物咬伤,也应认真处理伤口并评估接种需求。

蒋荣猛还指出,狂犬病疫苗并非终身有效,宠物在外可能与其他动物接触,存在感染风险。因此,即使宠物已接种疫苗,被抓伤咬伤后仍应按规范处理。他强调,狂犬病发病后的致死率几乎为百分之百,接种疫苗至关重要。

近年来,小众宠物如蜥蜴、水豚、仓鼠等逐渐受到追捧。周晓农提醒,这些被称为“异宠”的宠物原本是野生动物,可能传播某些疾病。例如,蜥蜴可能通过粪便传播沙门氏菌,水豚可能传播钩端螺旋体,仓鼠可能携带隐孢子虫和鼠咬热细菌,土拨鼠可能携带鼠疫杆菌甚至狂犬病毒。这些病原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甚至可能致命。

为预防这些疾病,周晓农建议从合法购买、检疫和管理三个方面入手。合法购买意味着从有正规繁育许可的商家购买宠物;检疫则是指宠物带回家后观察其健康状况,并请兽医检查;管理则包括注意卫生,接触宠物后洗手,定期打扫笼子并清理粪便,避免人体接触宠物分泌物或排泄物。特别是对于孕妇、5岁以下儿童以及免疫力差的人群,应特别注意避免接触这些宠物,特别是爬行类动物和啮齿类动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