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S09与G318市场失利,三年销量目标难达成,邓承浩升职能否带品牌破局?​

   时间:2025-09-12 00:45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如风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深蓝汽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两款战略车型S09与G318市场表现不及预期,企业累计亏损突破115亿元,2025年5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几成泡影。尽管如此,核心管理者邓承浩却逆势升任董事长,这一人事变动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9月5日,深蓝汽车宣布重大管理层调整:原CEO邓承浩升任董事长,转而专注长期战略与核心技术研发;原荣耀中国区CMO姜海荣接任CEO,全面负责市场运营与短期突破。此次调整折射出企业试图破解"技术强、市场弱"困局的迫切需求。邓承浩作为深蓝增程技术的奠基人,其技术洞察力虽获认可,但市场转化能力始终存在短板。姜海荣的加入,被视为填补这一关键缺口的战略举措。

市场失利的最直接体现,莫过于旗舰车型S09的窘境。这款定价23.99-30.99万元的中高端六座SUV,上市不足四个月即推出超长续航超充版,实质形成"加量不加价"的变相降价。第三方数据显示,S09六月交付量仅3250台,七八月更是跌至2186台和2467台,与上市初期宣称的21168个大定订单形成鲜明对比。技术短板成为致命伤:第三排空间局促、城区NOA功能缺失、品牌溢价不足,导致其陷入"上打不过理想L9,下被问界M7挤压"的尴尬境地。

新车策略引发老车主强烈反弹。多位车主指出,深蓝曾承诺"2025年6月30日前购车享2026年6月30日保价政策",邓承浩更公开表示"一年不降价"。然而新款车型配置大幅提升却维持原价,导致老车主资产瞬间贬值。这并非首次争议:2023年深蓝就因价格调整引发集体投诉,2025年8月推出的"央企员工优惠"又被质疑变相降价。连续的价格策略失误,正在透支品牌信誉。

另一款战略车型G318的失败更具警示意义。这款硬派越野产品上市初期宣称"5天订单1.4万",实际2024年全年销量仅8909辆,月均不足千辆,与竞品方程豹豹5半年3.2万辆的销量形成巨大反差。定位混乱是其核心问题:既无锁止功能、离地间隙仅200mm,难以竞争越野市场;第三排空间仅够儿童乘坐,又无法吸引家庭用户。面对竞品五次OTA升级,G318仅有一次小更新,车机卡顿、续航虚标等问题始终未解。

销量目标持续落空与巨额亏损形成恶性循环。数据显示,深蓝2023年目标完成率67.4%,2024年仅54%,2025年前八月完成率不足40%。要实现50万辆年度目标,剩余四个月需月均销售7.5万辆,以当前表现看几无可能。长安汽车财报显示,深蓝2024年净亏损15.72亿元,成立六年来累计亏损超115亿元。在2025年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亏损幅度可能进一步扩大。

邓承浩的升任颇具争议。尽管市场表现不佳,但其技术贡献获得认可:主导研发的超级增程2.0技术成为长安"香格里拉计划"的核心资产,后续还将统筹固态电池量产。央企"重长期轻短期"的用人逻辑在此体现,但管理层未因短期失利被问责反而升职,可能埋下"问责机制模糊"的隐患。如何平衡技术路线定力与市场灵活调整,成为新管理班子必须解决的课题。

此次人事调整折射出传统车企新能源转型的深层困境。深蓝虽已建立增程+纯电双赛道布局,跻身新能源车企TOP15,但技术实力与市场需求的错位仍未解决。姜海荣的营销经验能否弥补邓承浩的市场短板,新管理团队能否形成有效协同,将直接决定这家央企新能源品牌的命运。在行业加速洗牌的当下,深蓝的转型样本具有典型研究价值。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