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财富指数最新数据显示,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以微弱优势超越马斯克,成为全球新晋首富。这位81岁的科技巨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终身卷王"——当国内部分企业家四五十岁便开始盘串养生、讨论高尔夫球技时,埃里森正将数十年积累的财富押注AI基础设施,带领甲骨文股价持续攀升。
在硅谷,埃里森的"All in AI"战略早已不是口号。这位耄耋老人每天坚持听取技术简报,亲自参与全球最大AI云中心的规划。当国内投资者还在争论"AI是否会取代人类"时,甲骨文已斥资数百亿美元升级算力集群,连带小股东都享受到科技红利。反观某些国内企业,仍紧抱传统资产不愿放手,资产质量堪比仓鼠囤积的过期葵花籽。
财富差距背后是认知维度的鸿沟。当普通人纠结"40岁学AI是否太晚",埃里森用行动证明:81岁才是技术投资的黄金年龄。国内市场充斥着"嘴上AI"的专家,PPT估值满天飞,而甲骨文直接砸钱建起覆盖全球的AI算力网络。这种真金白银的投入,让二级市场的"嘴炮分析"显得苍白无力。
投资标的差异更暴露战略眼光差距。埃里森的资产组合涵盖AI、新能源、创新药等前沿领域,甲骨文股价因此屡创新高。而多数国内投资者只能通过基金间接参与,遭遇"概念涨三天,净值跌半年"的尴尬。更讽刺的是,当有人嘲笑AI泡沫时,甲骨文的市值正随着算力扩张持续膨胀。
年龄从来不是创新的枷锁。当国内企业家以"稳定"为由拒绝转型,埃里森用世界最大AI投资证明:市场不会等待任何人的"慢慢来"。那些抱着垃圾股宣称"不怕风浪"的投资者,最终只能在朋友圈调侃技术变革,而错失整个时代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