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围绕商业秘密盗窃的诉讼,将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争夺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埃隆·马斯克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xAI,在加利福尼亚州联邦法院对前工程师Xuechen Li提起诉讼,指控其窃取公司核心商业机密,并在离职前将数据转移至个人设备,随后跳槽至竞争对手OpenAI。
根据xAI的诉讼文件,Xuechen Li于2024年2月加入公司,成为首批20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直接参与其核心产品Grok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与训练。然而,在2025年7月25日,即收到最后一笔股票收益的同一天,他通过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将“机密信息”和“商业秘密”复制至个人控制的存储系统。为掩盖行为,他删除了浏览器历史记录、系统日志,并对文件进行压缩和重命名处理。
三天后,Xuechen Li正式辞职,并已接受OpenAI的工作邀请,计划于8月19日入职。xAI在8月11日的例行日志审查中发现异常,安全软件记录了其数据外泄行为。公司随即联系Xuechen Li,要求归还并删除所有盗取的数据。尽管他聘请律师应对,但在8月14日的律师会议上,他口头及手写承认故意挪用机密信息,并试图掩盖行为。然而,他拒绝提供部分关键账户密码,导致xAI无法全面核实数据去向。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X上进一步指控,Xuechen Li不仅窃取文件,还上传了xAI的整个代码库。他强调,这些技术远超ChatGPT等竞品,若被竞争对手获取,将为其节省数十亿美元研发成本和多年工程努力。在当前人工智能公司市值动辄数千亿的背景下,保护核心代码和模型权重已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
Xuechen Li的学术背景和职业经历堪称亮眼。他2014年毕业于北京四中,2019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统计学学士学位,并获校监毕业奖学金。2021年,他进入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三年完成论文答辩,期间获meta的AI领域博士生奖学金。他的研究方向聚焦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安全与可信方法,包括隐私保护和安全计算。他还曾担任国际机器学习大会的审稿人,并获杰出审稿人奖。
在职业经历方面,Xuechen Li曾在谷歌、微软等科技巨头工作。2018年,他在谷歌TensorFlow团队实习,2019年正式加入谷歌,在深度学习奠基人杰弗里·辛顿领导的团队担任驻留研究员。2022年,他在微软雷德蒙德总部研究差分隐私机器学习,成果被应用于Outlook等产品,为公司节省了可观成本。2024年加入xAI后,他迅速成为核心团队成员,直至此次事件爆发。
xAI在诉讼中提出三项主要诉求:一是要求法院发布临时限制令,禁止Xuechen Li访问可能存储机密信息的个人设备或在线服务,并归还所有材料;二是暂时禁止他在OpenAI或任何竞争对手公司工作,直至确认商业秘密已全部恢复;三是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具体金额未明确,但预计数额巨大。
尽管OpenAI并非被告,但xAI指出,Xuechen Li的行为并非受其指使,而是以此为“投名状”加入。然而,这一说法引发质疑:以他的履历,通过正常面试加入OpenAI显然更为高效,何必冒险窃取机密?部分网友推测,他可能涉嫌履历造假,甚至谷歌、微软、meta也可能成为其窃密目标。
不过,从开发者的角度看,Xuechen Li的研究紧跟领域热点,代码习惯良好。例如,他在斯坦福大学羊驼大模型小组的提交记录显示,他将大型功能拆分为多个独立小功能进行提交,符合“原子提交”的最佳实践。这种专业素养与他被指控的行为形成鲜明对比。
这起诉讼发生在人工智能行业“人才战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近年来,马斯克与OpenAI的关系持续紧张。他多次公开批评OpenAI偏离非营利使命,甚至单独起诉其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2025年4月,OpenAI反诉马斯克骚扰;8月,xAI又在德克萨斯州起诉OpenAI和苹果公司,指控其合谋垄断苹果设备上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市场。因此,此次诉讼被视为双方冲突的又一战场。
案件结果不仅关乎Xuechen Li的个人声誉和职业生涯,也将影响xAI的核心技术安全。更重要的是,它可能为人工智能行业的人才流动和知识产权保护设立新的判例。在这场技术与法律的交锋中,真相究竟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