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采茶调音乐剧《春暖花开》近日在广东粤剧院粤剧艺术中心拉开帷幕,这部聚焦乡村振兴主题的作品以独特艺术形式展现新时代乡村巨变,为观众带来一场视听盛宴。此次展演将持续至9月13日,每晚19:30准时上演。
该剧由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精心创排,作为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全省舞台艺术精品巡演"名录。作品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干部欧阳松的视角,讲述其祖父曾在新田战役中获南坪村村民救助,如今欧阳松继承红色血脉,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动人故事。
舞台上,演员们通过高矮步、云手、扇子花等特色表演程式,将采茶戏活泼奔放的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源于广东北部山区节庆灯彩歌舞的民间小戏,已有200余年历史,2011年成功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剧中融入的20余首原创曲目,由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金旭庚领衔创作,巧妙融合传统采茶调与现代音乐元素。
剧目创新采用现实主义手法,通过欧阳松与村民的互动,展现基层干部扎根乡村、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剧中特别设计的谈心对唱场景,将干部与群众的鱼水情深演绎得真挚动人,引发观众强烈共鸣。广州观众冯先生观演后表示:"这种将政策落实与人文关怀相结合的表达方式,让人真切感受到美丽乡村建设的温度。"
作为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的重要载体,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自2016年成立以来成绩斐然。其复排的传统小戏《阿三戏公爷》曾亮相"茶香中国"第三届全国采茶戏汇演,折子戏《皇亲国戚》入选文化和旅游部优秀剧目复排计划。此次《春暖花开》的创作,标志着该剧种在守正创新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主创团队在座谈会上透露,该剧创作旨在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编剧、总导演林波介绍:"我们将采茶戏从田间地头搬上专业舞台,就是希望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了解这个剧种。"这种创新尝试获得专家认可,认为其成功实现了地方戏曲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
演出期间,广东粤剧院粤剧艺术中心特别设置互动展区,通过图文展板、戏服体验等形式,全方位展示粤北采茶戏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特色。观众在欣赏剧目的同时,还能深入了解这一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成果。
据悉,此次展演的《春暖花开》是韶关市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文化成果体现。剧目通过艺术化呈现,生动展现了基层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作为,以及党群同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生动实践。演出最后两日门票已所剩不多,戏迷朋友可抓紧机会前往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