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SH688981)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323.4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1%;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3.01亿元,同比增幅39.8%。若剔除非经常性损益,核心净利润为19.04亿元,同比增长47.8%,基本每股收益0.29元。
盈利质量方面,公司毛利率提升至21.91%,较上年同期增加8个百分点;净利率达10.41%,同比提升4.16个百分点。费用结构呈现分化态势,期间费用总额43.27亿元,同比增加9.81亿元,费用率上升至13.38%。其中销售费用增长31.27%,管理费用增长24.24%,财务费用激增59.35%,而研发费用则同比下降9.38%。
管理层架构方面,现任董事长刘训峰兼任执行董事,同时担任多家子公司董事长职务。这位拥有30余年企业管理经验的掌舵者,职业生涯横跨石化、化工等多个领域,曾主导上海华谊集团重大战略转型,并荣获上海市优秀企业家等称号。学术背景上,刘训峰同时持有西安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学位及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具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
联合首席执行官团队由赵海军与梁孟松组成。赵海军深耕半导体行业三十余载,现任浙江巨化股份董事,其职业生涯涵盖中芯国际首席运营官、中芯北方总经理等要职。这位清华无线电电子学系博士,同时持有美国芝加哥大学MBA学位。另一位联合CEO梁孟松拥有超过35年行业经验,累计获得450余项专利,发表技术论文350余篇,现任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其学术背景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电机工程博士。
回顾2024年经营数据,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7.96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7.7%。但净利润出现23.3%的下滑,全年毛利率18.6%,产能利用率维持在85.6%的水平。作为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主营业务覆盖0.35微米至14纳米技术节点,提供多元化工艺平台服务。
公司注册地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路18号,同时在香港中环康乐广场8号设有办公机构。这家成立于2000年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于2020年7月16日成功登陆科创板,持续引领国内集成电路制造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