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核科技董事长黄晓煌近日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外界对群核最大的误解在于将其简单归类为“家居SaaS公司”。作为杭州科技领域的代表性企业,群核科技目前80%以上的营收来自其核心产品酷家乐家居设计软件。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达20.89亿元,这一财务状况引发了市场对其发展前景的质疑。
与传统家居SaaS企业不同,群核科技的独特之处在于其重资产的技术投入模式。公司通过自建算力集群、自主训练模型,构建了技术壁垒,这也成为其亏损的主要原因。黄晓煌指出,这种战略选择源于创始团队的技术基因——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英伟达、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更注重技术突破而非短期盈利。
黄晓煌的创业理念深受英伟达影响,他将其总结为“拿着锤子找钉子”的逻辑。英伟达通过GPU技术,在不同发展阶段成功切入游戏、汽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群核科技同样以GPU为核心工具,专注于空间设计维度,已在家装行业站稳脚跟,并计划向广告设计、电商棚拍、机器人空间训练等领域拓展。
“创业是拿着锤子找钉子,还是看到钉子再造锤子,取决于团队基因。”黄晓煌解释道,“行业出身的创业者了解痛点但可能缺乏技术工具,而技术出身的团队只能从已有技术出发寻找应用场景。”他以英伟达为例,强调技术路线的正确性比短期效率更重要。英伟达曾经历长期低谷,但最终凭借CUDA运算平台等技术突破获得市场认可。
在技术路线选择上,黄晓煌认为关键在于构建独特技术壁垒。他以波士顿动力与宇树科技的对比指出,前者更侧重系统集成,而英伟达和群核科技则专注于核心技术突破。他举例说明,电机技术可能是“锤子”,而整个机器狗产品则是集成应用。
对于创业过程中的技术试错,黄晓煌表现出包容态度。他透露,群核科技曾尝试将多张图纸直接识别为建筑模型,但目前技术尚未成熟。内部孵化的AI生成PPT产品也因技术路线错误而暂停,但这些尝试为后续研发提供了宝贵经验。他强调,科技领域没有绝对的对错,技术路线需要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调整。
在市场拓展方面,群核科技展现出灵活的战略调整能力。2012年,团队通过主动对接装修公司获得首个商业客户,这笔每月8万元的订单成为重要转折点。2014年,公司通过行业展会推广“高效出效果图”的核心卖点,现场演示渲染流程,成功吸引大量客户。这些实践帮助群核科技在家装行业建立了技术优势。
面对房地产行业调整,黄晓煌认为家装市场仍存在巨大潜力。他指出,虽然新房市场萎缩,但旧房改造需求持续增长,消费者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公司推出的AI智能设计平台已取得初步成效,今年前三个月累计订单金额超过1600万元。
在产品策略上,群核科技坚持标准化路线。黄晓煌解释,家装行业用户群体广泛,但核心需求具有共性。标准化产品通过精准迭代和灵活适配,能够覆盖绝大多数用户,避免定制化服务带来的成本上升和版本割裂问题。这种策略既保障了产品体验的稳定性,又符合“技术普惠行业”的初衷。
电商领域的拓展是群核科技技术输出的重要方向。公司推出的3D AI设计工具“酷家乐电商棚拍”,针对跨境电商营销场景提供三大解决方案:快速生成商品图(30分钟至3小时完成)、高还原度产品展示(通过体积雾、景深、光追技术实现摄影级效果)、文化背景精准匹配(满足不同市场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对于商业化路径的选择,黄晓煌总结了群核科技的核心逻辑:以图形图像学为技术根基,通过GPU计算性能提升解决行业痛点。公司选择将3D光线追踪渲染技术应用于家装领域,推动了酷家乐的市场拓展。随着AI技术发展,更多应用场景被激活,这与群核科技的技术逻辑一脉相承。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群核科技制定了三阶段战略:一是成为全球空间智能服务提供商,持续探索底层技术;二是加速技术和场景的融合,在工具层实现千行百业落地;三是推进数据、技术和软件的全球化。海外设计软件Coohom将拓展东南亚、中东和美洲市场,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则通过开放开源影响全球AIGC和机器人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