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抛出一份引发市场高度关注的十年期薪酬计划,其核心目标直指绑定马斯克与公司的长期利益,同时为潜在的战略布局埋下伏笔。这份方案不仅涉及高达万亿美元的激励规模,更通过考核指标的设计,将特斯拉的未来押注于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
据摩根士丹利最新研报,马斯克明确表达了希望在特斯拉持有至少25%股权的诉求,以此在控制权变更中保留否决权。分析师Adam Jonas团队指出,新薪酬计划通过将个人收益与市值、运营目标深度绑定,为马斯克提供了“既保控制权又获激励”的双重路径。方案规定,若马斯克完成全部业绩目标,其获得的限制性股票价值将从878亿美元膨胀至约1万亿美元,但需参与制定CEO继任框架才能解锁最后两部分奖励。
与传统车企的考核模式不同,特斯拉将“机器人交付量”首次纳入核心指标。方案明确,这里的“机器人”不仅限于Optimus人形机器人,而是涵盖“任何由特斯拉制造或代表制造、使用人工智能实现移动的实体产品”,包括机械臂、自主移动机器人、非车辆无人机甚至太空机器人等。摩根士丹利测算,全球劳动力市场每年创造近40万亿美元工资收入,机器人替代空间堪称“投资者能想象的最大市场”。
在运营目标上,方案设定了12项里程碑,其中汽车交付量目标为2000万辆(预计2029年达成)、FSD活跃订阅用户1000万(预计2032年达成)、Robotaxi商业运营100万辆(预计2036年达成)。但更引人注目的是盈利能力要求:调整后EBITDA从500亿美元起步,最终目标高达4000亿美元。分析师直言,这一数字“远超汽车、能源、网络服务及Robotaxi业务的合并预测”,要实现需依赖“机器人及其他未纳入当前预测的AI终端市场贡献”。
方案中一条补充条款引发市场对特斯拉与xAI合并的联想。条款允许在发生“重大收购”时调整市值和EBITDA考核目标,摩根士丹利解读为“为与xAI的整合预留了制度接口”。近期,随着纯AI企业估值飙升,以及特斯拉股东提案涉及对xAI的投资,市场普遍认为两家公司的协同已纳入战略考量。分析师指出,这一设计确保了即便发生并购,薪酬激励框架仍能有效运行。
过去几年,投资者始终担忧马斯克在SpaceX、xAI等公司的投入会分散其对特斯拉的精力。新方案通过十年期锁定机制,试图彻底消除这一不确定性。摩根士丹利评价,这份计划“将马斯克的个人利益与股东价值创造高度一致”,尤其在特斯拉即将大规模商业化人形机器人的关键节点,其激励作用可能推动马斯克比以往更专注地投入特斯拉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