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千亿扶持”助力破局同质化,“新品”浪潮开启电商新篇章​

   时间:2025-09-09 16:52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在电商行业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拼多多以“千亿扶持”计划破局,通过全链路资源支持推动商家创新,为传统品牌、白牌工厂及农产品开辟差异化发展路径。这场以“打新”为核心的变革,正在重塑中国电商生态。

传统乳业巨头伊利与蒙牛的转型最具代表性。面对原奶过剩与消费需求饱和的双重压力,两大品牌通过拼多多数据洞察捕捉年轻消费者情绪需求,推出系列创新产品。2024年,伊利联合“五路财神”IP推出龙年限定纯牛奶,首月售罄200万件;2025年“财运装”纯牛奶附赠百家姓贴纸,首月销量突破200万件。蒙牛则与《哪吒2》联名,春节前两周销量达20万件,其“轻彩绘量贩装”主打环保理念,上线即售6万提。

“拼多多让我们更精准地触达年轻群体。”伊利液奶电商负责人许丽透露,平台数据显示节日定制款更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Z世代对产品情绪价值的需求远高于上一代。蒙牛新零售负责人李锐则表示,拼多多团队不仅提供备货补货规划,还通过万人团、百亿补贴等资源降低营销成本,“每月节省十多万费用,全部投入研发”。

拼多多的“爆款速成”模式正从乳业向全品类渗透。海昌、可啦啦等品牌针对“日常通勤”需求推出美瞳新品,苏泊尔7月上新的炒锅单日销量近千单,可啦啦“小甜酒”系列隐形眼镜首月销售额超300万元。平台通过“10天上品测款,30天卖爆”的高效机制,帮助品牌缩短爆款周期,形成“创新-爆款-再创新”的正向循环。

白牌厂商的转型同样显著。义乌日用百货商家张小杰在拼多多建议下,推出专利产品“有手柄微波炉防溅盖”,成本5元的产品定价29.9元,日销量迅速突破三四千单。平台将新品标注为“机会产品”后,流量扶持使销量从零到千仅需一天。目前,张小杰店铺半数营收来自拼多多,规模达6000万元,正申请平台“黑标认证”以获取更高溢价和线下渠道资源。

“黑标认证是白牌升级的‘通行券’。”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获得认证的商品溢价能力提升15%-20%,还可打通商超、展会等线下场景。在浙江东阳卖梳子的金鑫东、义乌卷发棒商家余永远等,均通过平台扶持实现价格与品质双优,逐步构建品牌护城河。

农业领域亦成为“千亿扶持”的重点。2025年“多多好特产”行动深入随州稻米、昭通土豆等产业带,通过技术扶持提升附加值。昭通黄心土豆因加工技术不足长期低价销售,拼多多在当地建厂将其制成薯片,带动1.1万户农民增收。半年报显示,全国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时令水果、海鲜水产增幅均超48%。

这场变革的代价是拼多多利润的短期收缩。2025年一季度,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7.35%;二季度净利润再降4%,营收增速放缓至7%。公司坦言,利润减少与扶持计划投入密切相关。但董事长陈磊强调:“短期波动不可避免,只有推动品牌与工厂转型升级,才能为产业长远发展留足空间。”

从“百亿减免”到“千亿扶持”,拼多多以牺牲利润为代价,试图破解电商同质化困局。其逻辑不仅在于商业利益,更在于通过赋能商家实现共赢——当平台成为“爆款制造机”,供需两端健康运转,电商生态方能持续进化。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