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面包第一股”身份立足A股市场的桃李面包,因一则电梯广告引发广泛争议。广告中,桃李面包为其五仁月饼设计的宣传语——“有人说五仁不好吃,我们认为:那是因为你还年轻,还没饱尝过生活的毒打”,在社交平台迅速传播后,遭到大量网友批评。
争议的核心在于广告语被解读为“教育消费者”,部分网友直言“买月饼为何要承受生活毒打”,另有网友表示“不想被毒打,所以选择不吃”。面对舆论压力,桃李面包于9月4日通过媒体采访首次致歉,称涉事广告已下架;次日,品牌方在社交平台再次回应,将责任归咎于“领导决策”,并宣布后续宣传由年轻团队接管,承诺“挨打立正、接受批评”。
这并非桃李面包首次陷入营销争议。近年来,多个品牌因“爹味宣传”引发舆情,例如钟薛高、巴奴火锅、张小泉等,均曾因高层言论或宣传策略不当遭网友抵制。今年8月,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关于“教育消费者成熟”的言论,同样引发“消费者不需要被教育”的批评。
广告风波背后,桃李面包正面临业绩持续下滑的困境。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21年起,公司归母净利润连续四年下降,从2020年的8.83亿元缩水至2024年的5.22亿元。2024年,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双双下滑,分别同比下降9.93%和9.05%。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3.55%至26.11亿元,净利润降幅达29.7%。
作为一家起家于东北的食品企业,桃李面包的全国扩张之路并不顺利。年报显示,2024年华北、东北、华南地区营收均出现两位数下滑,其中华南地区降幅最大,达25.79%,且毛利率低至1.6%。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华南烘焙市场竞争激烈,嘉顿、曼可顿等品牌占据先机,桃李面包的中低端定位和产品质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
为提振业绩,桃李面包今年上半年加大营销投入,广告及宣传费用达4295.77万元,同比上涨40.4%。公司负责人解释称,此次争议广告源于内部开放式共创机制,20组文案中仅1组引发争议。分析认为,业绩压力下,品牌可能因“战略迷失”导致营销动作变形。
桃李面包的家族企业属性进一步凸显其挑战。半年报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吴学亮、吴学群、吴志刚、盛雅莉等人,合计持股62.68%。创始人吴志刚1995年退休后与儿子创立品牌,以“新鲜短保”为卖点,通过“中央工厂+批发”模式实现全国扩张。2015年,桃李面包在上交所上市,成为“A股面包第一股”,吴志刚也因此被称为“东北面包大王”。
2019年,84岁的吴志刚退休,将管理权交予儿子们。2021年,吴学群家族以277.4亿元财富登上《新财富杂志500创富榜》,成为沈阳首富。然而,随着业绩下滑,家族财富逐年缩水,2024年已降至76.8亿元,较巅峰时期减少超200亿元。今年,吴学群家族甚至跌出该榜单。
资本市场表现同样低迷。桃李面包股价曾在2020年达到24.71元/股的高点,但截至9月5日收盘,股价已跌至5.68元/股,跌幅近八成。在业绩与财富双重压力下,这家老牌面包企业能否扭转局面,仍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