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部连续发布针对菲律宾留学预警
近期,中国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信息网连续发布了针对菲律宾留学的预警信息,这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自2025年7月18日以来,这已是第二次针对赴菲留学发出的警告。
教育部在最新的预警中明确指出,菲律宾针对中国公民的恶性案件频发,治安形势和留学环境不佳。因此,教育部再次提醒拟赴菲留学的人员,务必加强风险评估,增强防范意识,并谨慎规划留学安排。这一官方表态,无疑给计划前往菲律宾深造的学生和家长敲响了警钟。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教育部首次针对菲律宾留学发布预警。事实上,自2025年以来,教育部已经连续发布了两次针对菲律宾的留学预警,这在历年预警发布中实属罕见。此前,教育部还针对美国留学发布了预警,反映出当前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国际关系的变化对留学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中国与美国、菲律宾等国家关系的波动,留学预警成为了教育部门传递国际关系变化的重要信号。对于中国的留学家庭而言,国际关系成为选择留学目的地时不可或缺的参考因素。
除了国际关系外,留学安全也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关注的焦点。在后疫情时代和消费降级的大背景下,留学安全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包括人身安全、签证安全、学位安全以及经济安全等多个方面。近年来,“身边留学”的趋势日益明显,许多中国学生和家长倾向于选择距离中国内地较近的留学目的地,如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菲律宾也因其地理位置优势而受到关注。
然而,距离并不等同于心理安慰。尽管这些地区在地理上相对接近,但留学生仍需面对种种挑战。除了安全问题外,教育质量也是家长们不可忽视的因素。防止获得“注水学位”,确保个人发展不受影响,成为留学决策中的重要考量。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海外学历、学位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这意味着在海外“混”学位的空间将越来越小。对于留学生而言,真才实学才是留学的终极意义。因此,在选择留学目的地和院校时,务必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评估,确保自己的留学之路既安全又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