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近日震撼发布了其“秘密宏图”的第四篇章,这一蓝图的核心在于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突破资源与劳动力的限制,旨在推动社会资源增长,使人类从繁琐劳动中解放出来。
在引言部分,特斯拉提到,基于电动汽车、能源产品和人形机器人所奠定的坚实基础,公司正大规模整合硬件与软件,致力于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现实世界,以打造一个更安全、更清洁、更美好的世界。
特斯拉通过一张生动形象的图展示了这一愿景:图中,电动汽车和Robovan作为出行和物流的主要工具,无人驾驶技术成为其核心支撑;太阳能发电实现了能源的可再生;人形机器人Optimus则扮演着劳动者的角色,从事修剪绿植、照顾婴儿和布置桌面等工作,而这一切的背后,是由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在推动。
更引人注目的是,马斯克在外网上透露,特斯拉未来约80%的价值将源自Optimus人形机器人项目,这标志着特斯拉的重点目标正从“能源可持续化”转向“用AI重塑生产力”。
对于这一堪称史诗级的转型,马斯克早有预料:“有人会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有人会看笑话。”确实,针对第四篇章的文字内容,有网友质疑其并非马斯克所写,而是由AI生成,因为文中使用了过多的破折号。
公众对此持怀疑态度的原因也不难理解:这份数千字的第四篇章更像是一场科技幻想,缺乏具体的实施计划,落地之日似乎遥不可及。然而,马斯克对此充满信心。在第四篇章中,他提出了五项指导原则,以实现“可持续富足”为目标。
这五项原则包括:增长潜力无限、以创新冲破束缚、通过技术解决现实问题、自动化必须造福全人类以及越普惠越繁荣。尽管这些原则并未涉及任何执行细节,但它们构建了一个“机器创造机器、机器服务人类”的美好愿景。
然而,回顾特斯拉前三篇章的进度,不难发现第四篇章的“大饼”着实惊人。第一篇章的“三步走”战略中,第三步的“更便宜”电动车和零排放发电方案尚未实现;第二篇章的四大任务中,能源生态规模不及预期,全自动驾驶和车主盈利也远未达成;第三篇章虽然目标实际,但完成仍需二十多年。
相比之下,第四篇章目前更像是Optimus开售前的预热。特斯拉计划在今年推出Optimus,明年实现量产,并在五年内达到年产100万台的目标。这一雄心勃勃的计划能否实现,还需时间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