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聚焦AI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专题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百度智能云携手新华财经共同打造,吸引了众多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及学术界的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大模型技术在金融行业中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路径。
论坛上,专家们一致认为,随着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的持续推动,AI技术与金融业务的深度融合正迈入崭新阶段,为金融行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升级,更为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百度集团副总裁袁佛玉在致辞中指出,当前金融行业在积极拥抱AI技术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她形象地比喻道,大模型在金融领域的发展如同“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要让大模型从“智力超群的通才”转变为能够深入专业领域、符合安全合规要求并创造真实商业价值的“业务伙伴”,仍需持续努力。袁佛玉强调,AI的价值在于重新定义“人”的作用,而非简单取代金融专家,而是通过解放他们从事更富创造性、需要同理心和战略洞察力的工作,来创造更大的价值。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张伟在发言中表示,AI改变金融是必然趋势,正在深刻影响用户体验、业务流程和员工角色三大核心领域。他指出,金融行业历来是技术应用的先行者,目前正处于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轮科技革命前沿。未来,银行可能将更多地依赖智能终端提供服务,而非传统的物理网点。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科技部副总经理张晓东分享了建行在推进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思路。他介绍,建行通过系统化、体系化的方式,聚焦客户经营闭环和高质量管理两条主线,构建了智能驱动的智慧金融服务体系。其中,智能审批、智能问数、智能助理等应用场景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智能审批系统更是将财务分析报告生成时间从天级缩短至15分钟,月增长率高达20%。
百度智能云金融业务部总经理徐旭则提出了“从技术势能到业务动能”的转变路径。他认为,大模型正驱动金融行业实现技术、场景、生态的螺旋式上升。为了支持大模型在金融行业的快速落地,需要构建“算力云+模型平台+智能体生态”的多轮驱动体系。在过去一年中,百度智能云在金融大模型市场上占据了领先地位,中标数量和市场份额均表现出色。
在财富管理与服务领域,大模型的应用尤为引人注目。中国外贸信托首席战略官兼金融科技中心总经理陶斐斐从非银机构的角度分享了实践体会。她介绍,中国外贸信托打造的“数字员工”体系包括数字交易员、数字理财师、数字运营员等多个智能体,这些智能体通过“一主一仆、一主N仆”的模式,为每个员工提供贴身的智能助理服务。特别是与百度智能云联合研发的“数字交易员”,能够从繁杂的群聊信息中精准提取交易指令,并完成全流程的智能化处理与动态决策支持,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并降低了信息遗漏风险。
陶斐斐还重点介绍了农业金融服务方面的创新实践。针对农业金融分散、信用体系不完善等痛点问题,中国外贸信托通过全流程农业金融平台和数据循环,为大模型的落地构建了坚实基础。数字运营员能够批量处理风控审核和运营报告生成等工作,极大地提升了三农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这一创新模式为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