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书画大家赵雍,一位承继家学的艺术巨匠,其生平与艺术成就近日再度引起广泛关注。赵雍,字仲穆,生于1289年,逝于1369年,乃浙江湖州人氏,为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之次子。其父曾任翰林学士承旨,获赠魏国公封号;其母管道升,亦被封为魏国夫人。
赵雍自幼浸润于艺术氛围之中,擅长山水、人物鞍马及界画,书法造诣深厚,精通正、行、草、篆诸体,且在鉴赏领域亦有独到见解,堪称元代艺坛的璀璨明星。他早年凭借父亲荫庇步入仕途,初为昌国州知州,后调任海宁州,仕途一帆风顺。
然而,时逢元末动荡,赵雍的仕途亦随之起伏。至正十四年,他累迁至集贤待制,两年后更升任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然而,张士诚起义军的攻陷湖州,让赵雍在赴任途中陷入困境。他携家眷避乱,辗转多地,最终隐居沂水县柏家坪,并改名为“赵用”,从此与元廷断绝联系。晚年,他卒于沂水城北牛岭埠,其艺术生涯也画上了句号。
赵雍的书画艺术,深受家传精髓的影响。他曾续补父亲赵孟頫未完成的《金刚经》手卷,笔法流畅自然,让人难以分辨真伪。他的山水画,秉承文人意趣,人物鞍马则刻画入微,代表作如《兰竹图》、《溪山渔隐》、《饮中八仙图》等,无不透露出清雅古拙的气息。而他的书法作品,如《与中峰和尚札》、《彰南八咏诗》等,亦展现出其深厚的笔墨功底。
赵雍的艺术创作,不仅延续了赵孟頫的“复古”理念,更融入了时代特色,从而在元代书画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他的家族艺术体系亦绵延不绝,妻子刘氏被封为归安县君,育有三子赵凤、赵麟、赵燕,以及一女赵淑瑞。其中,次子赵麟承袭家学,曾任江浙行省检校,书画风格深受父祖影响。赵氏一门三代,皆以文艺显名,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