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松科幻精选集《看的恐惧》出版,科幻界盛赞其“三维科幻”特色
在中国科幻文学的浩瀚星空中,韩松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构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科幻世界。近日,由科幻世界杂志社精心策划、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韩松科幻中短篇精选集《看的恐惧》正式面世,收录了包括入围雨果奖的《没有答案的航程》和反乌托邦寓言《看的恐惧》在内的十四篇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集不仅标志着《科幻世界》时隔27年后再次为韩松策划作品集,更意味着他的作品首次被纳入代表中国科幻最高水平的“中国科幻基石丛书”,进一步巩固了韩松在中国科幻界的独特地位。
8月30日,成都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分享会——“韩松的‘三维科幻’——《看的恐惧》新书分享会”。会上,资深科幻人谭楷、银河奖得主谢云宁、国内首位科幻博士姜振宇以及该书责任编辑汪旭齐聚一堂,与读者共同探讨了韩松“三维科幻”的内涵、文学价值以及出版历程。
谭楷作为科幻界的资深人士,对韩松的科幻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以《宇宙墓碑》为例,指出韩松能够跳出传统科幻的叙事框架,用独特的视角和意象,引导读者思考宇宙探索的深远意义。谭楷还提到,韩松善于从多视角看待世界,如《地球是平的》一文,虽未完成,却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谢云宁则分享了自己与韩松作品的深厚渊源。他回忆起高中时初读《宇宙墓碑》的震撼感受,并特别赞赏《三峡之旅》这篇小说。谢云宁认为,韩松的小说如同“黑夜的叙事”,通过梦境、幻觉与多重宇宙的描绘,直击人心深处,引发读者对存在真实性的深刻反思。
姜振宇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指出,韩松的作品不仅拓展了科幻文学的疆域,更将科技叙事与人文沉思相融合,关注技术冲击下人的真实处境。他以《地铁惊变》等作品为例,认为韩松对异化现实的犀利刻画,甚至超越了不少主流文学作家。
作为《看的恐惧》的责任编辑,汪旭也分享了自己与韩松的“缘分”。她透露,自己早在大学时期就被韩松的作品深深吸引,因其同时具备科幻内核与纯文学气质。汪旭表示,策划这本精选集不仅是为了续接27年前的出版前缘,更是希望将韩松的作品正式纳入“中国科幻基石丛书”,让更多读者感受到他超越维度的思想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