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幅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甲骨文书法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该作品以《黄鹤楼赋》中的名句“浮天脱羽,在乎一飞”为创作内容,巧妙融合了古典文学与书法艺术之美。
仔细观察这幅作品,可以发现其线条瘦劲有力,起收处锋芒毕露,特别是“飞”字的末笔,斜刺而出,宛如鹤翅振空,与“浮天脱羽”的意境相得益彰。笔法上,提按分明,横画细若游丝,竖笔则重若崩云,转折处更是方硬如削,展现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
在造像方面,作者巧妙地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象的形象。例如,“羽”字被塑造成鸟翎垂坠状,而“天”字的顶横则上挑,仿佛云开一线,给人以无限遐想。字形大小错落有致,宛如群鹤列阵,充满了生动与活力。
章法上,这幅作品疏密有致,左密右疏,形成了独特的视觉效果。落款“丁丑仲秋”小字如鹤足点苔,精致而富有韵味。两方朱印一阴一阳,恰似日月悬空,为整幅作品增添了一抹神秘与庄重。
这幅甲骨文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卜辞占筮的神秘感,还通过“一飞”的纵贯之势,将金石气与飘逸感完美融合,使千年甲骨文焕发出当代诗意。作品以《黄鹤楼赋》的意象为依托,抒发了作者的超脱情怀,文字与书法、意境与形式相得益彰,堪称传统古文字书法创作的典范。
马同儒作为《三上词话》的作者,一直以来都在文学与书法领域深耕细作。他的作品不仅深受专业人士的赞誉,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幅甲骨文书法作品无疑是他艺术生涯中的又一力作,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