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阳盛大启幕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新浪微博的首席运营官、新浪移动首席执行官及新浪AI媒体研究院院长王巍受邀发表了主题演讲。在“数据安全治理与发展”专题论坛中,他围绕“AI时代下数据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及治理实践”这一核心议题,分享了新浪微博的见解与经验。
王巍指出,AI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为数据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数据的处理和应用规模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然而,这一进程中也伴随着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战。特别是“开盒”等恶意行为,对用户的个人隐私构成了严重威胁。同时,AIGC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数据跨域流动的频率大幅增加,传统的防护手段已难以应对这一新型挑战。
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数据安全问题,新浪微博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治理策略。王巍强调,顶层设计是数据安全治理的关键。为此,新浪微博成立了专门的数据安全管理委员会,通过跨部门协同机制,结合制度标准、流程管控和技术手段,构建了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护体系。该体系将顶层设计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技术管控措施,实现了数据安全的全方位保障。
在具体实践中,新浪微博深度融合了AI技术特性与业务场景处理规律,围绕数据的识别、管控、监测和响应四大环节,打造了一站式数据安全治理平台。这一平台不仅适应了社交媒体数据产生迅速、量级庞大的特点,还精准满足了数据安全治理的核心要求,实现了治理能力的高效迭代和自主式治理闭环的形成。
针对突出的数据安全问题,如“开盒事件”等个人信息保护难题,新浪微博也探索出了一系列专项治理办法。王巍介绍,微博已建立了包括管理流程、技术监测和合规审计在内的“三道防线”。同时,利用深度学习、多模态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一套智能化的内容识别与管控体系,有效斩断了黑灰产业链在源头和传播环节的蔓延。
新浪微博还将数据安全治理的实践进一步延伸至AIGC内容管理领域。在技术层面,开发了AI图片识别模型,通过识别过度一致性、噪声异常等特征差异来识别AI图像。同时,采用结合用户白名单与内容标签的双重条件智能识别机制,提升了识别效率。在产品方面,推出了博主自主声明、站方标识及用户反馈功能,并在《微博投诉操作细则》中新增了AI生成内容管理章节,构建了协同治理机制。在审核管控上,运用自动策略结合人工审核的方式,有效拦截了有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