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过云楼,一个曾以江南第一收藏家闻名的府邸,其背后的书画交易故事近日被重新挖掘,揭示了顾家不仅热衷收藏,还积极涉足书画买卖的鲜为人知的一面。
顾文彬,作为过云楼的第一代主人,他的书画生意可谓多渠道并行。他不仅亲自推销,还委托掮客代售,甚至通过朋友如吴云等人的撮合进行交易。然而,最主要的销售渠道还是由他的儿子顾承在苏州家中,面向慕名而来的顾客进行。
尽管顾家出身官宦,但在书画生意场上,也不免沾染了一些诈伪之习。他们有时会以次充好,甚至制作假画来调换别人的真画。这种行为在当时引发了不少争议,但也为过云楼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
据历史记载,同治九年,顾文彬在京候选期间,就曾将所带书画托给博古斋店主李老三代销。他不仅关注书画的销路,还时常要求家中续寄书画以供售卖。在给儿子的家书中,他屡屡传授生意经,如何定价、如何挑选买家,都显得颇为用心。
顾家的书画生意并非一帆风顺。有时销路不畅,顾文彬便不得不调整策略。他曾在信中嘱咐儿子,要将次品和赝品售出,同时购进真品佳作以待高价出售。这种“推陈出新”的策略,使得顾家的书画收藏始终保持了一定的流动性和价值。
然而,顾家最为离奇的行为莫过于用假画调换别人的真画。据历史资料记载,同治年间,顾文彬曾通过精心策划,成功地将两幅假画调换给了宁波知府边仲思和巨商胡雪岩。这种胆大包天的行为,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胡雪岩作为精明一世的巨商,他的书画同样被顾家偷换。顾文彬父子不仅成功地将假画归还给胡雪岩,还巧妙地避开了他的怀疑。然而,最终胡雪岩还是发现了包山卷被调换的真相,迫使顾家不得不将原画归还。
尽管顾家的书画生意中不乏诈伪之嫌,但他们的收藏和鉴赏能力却是不容忽视的。过云楼所藏的书画名品,至今仍被视为珍宝。而顾家父子在书画交易中所展现出的商业头脑和策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代书画市场的独特视角。
如今,过云楼的书画收藏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但顾家父子在书画交易中所留下的故事和教训,却仍然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