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芬CEO亲自回应测评争议,电动剃须刀新品能否延续“平替”传奇?

   时间:2025-08-22 22:50 来源:天脉网作者:江紫萱

近期,小家电市场掀起了一场风波,焦点在于不同品牌电动剃须刀产品的对比测评。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是徕芬品牌的创始人兼CEO叶洪新,针对一则测评视频公开发声。该视频中,测评博主楼斌Robin通过一系列测试,得出飞科399元产品优于徕芬699元剃须刀的结论。叶洪新不仅转发了该视频,还暗示博主可能收钱办事,并指责博主的哥哥、前徕芬员工潘坚离职后服务于竞品,持续打击徕芬。

叶洪新的直接回应,迅速将这场争论推向高潮。他质疑测评博主的独立性,并揭露了博主与徕芬之间的过往联系。对此,楼斌也迅速作出回应,坚称测试视频真实反映了产品体验,观众自有判断力,并指出价格差异本身就会影响消费者的预期。

叶洪新的强硬态度,源于此次测评对徕芬品牌“高性价比”策略的直接挑战。虽然电动剃须刀并非徕芬的核心产品,而是今年新推出的品类,但徕芬此前凭借高速电吹风产品,已成功树立了“戴森平替”的形象,并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徕芬高速电吹风以其高性价比策略,成功从戴森等高端品牌手中夺得市场份额,销售额从2021年的1.5亿增长至2023年的30亿。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徕芬面临着同质化产品带来的压力。高速电吹风市场已经趋于饱和,高端化价值卖点逐渐淡化。同时,300元以下价格段成为吹风机线上主销价格段,而徕芬主打产品价格在399元以上,这无疑增加了其市场竞争的难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徕芬选择拓展新品类以开辟增量空间。今年5月,徕芬推出了旗下首代往复式剃须刀产品线,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试图在电动剃须刀市场取得突破。然而,从吹风机切换到电动剃须刀赛道,徕芬依然面临着一定的行业门槛,包括产品特性和消费偏好的差异。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徕芬在电动剃须刀市场的尝试并非没有希望。产业分析师指出,徕芬的“高性能+低定价”策略、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以及精准的产品矩阵等,都可以部分应用于电动剃须刀领域。若能在品牌高端化和用户体验上持续精进,徕芬有望在电动剃须刀赛道取得新的突破。

然而,此次测评论战的风波,也让徕芬意识到,在拓展新品类的过程中,如何将品牌影响力辐射至强势产品外的赛道,建立消费者对产品力的认知乃至认可,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叶洪新在争论中表现出的强硬态度,或许正是他对这一问题的深刻认识和紧迫感的体现。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