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暑假“疗愈”实录:教书育人何以成为生命重负?

   时间:2025-08-19 18:53 来源:天脉网作者:唐云泽

教师暑假“另一面”:疗愈与修复,压力下的坚韧身影

在炎炎夏日的照耀下,当大多数人享受着悠长的暑假时光时,教师群体却在默默上演着一场关于自我修复与心灵疗愈的“隐形战役”。一部分教师背起行囊,踏上远行的路途,试图在壮丽的风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而另一部分,则穿梭于医院的各个角落,借助医疗手段修复着因长期劳累而受损的身体。

这两条看似截然不同的路径,实则折射出同一份沉重——当代教师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职业压力。作为教育的守护者,他们不仅要在知识的海洋中引领学子,还要在情绪的波涛中稳住舵盘。

“张老师,我家孩子今天又在学校闯祸了,您得管管啊!”、“李老师,咱们班成绩下滑了,是不是该加强一下作业量?”、“王老师,运动会服装费能不能缓一缓交?”……教师的手机,仿佛成了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情绪调解站,从晨光初照到夜幕低垂,各式各样的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每一次回应都伴随着情绪的起伏与消耗。

这种看不见的情绪劳动,正逐渐在教师的身体上留下痕迹。一位年轻的女班主任分享道,入职短短三年,她的体检报告上已经赫然出现了多个“结节”。她苦笑说:“生气只能往肚里咽,白天在学生面前还得保持笑容,晚上回家只想瘫在床上。这些结节,或许就是我无处发泄的情绪,身体帮我存下的泪水。”

除了情绪的重压,教师还面临着身体的极限挑战。日复一日地站在讲台上,粉笔灰在灯光下悄然弥漫,颈椎、腰椎在年复一年的伏案工作中逐渐扭曲变形。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静脉曲张……这些职业病,仿佛是教师身份的一种“特殊勋章”,沉重地烙印在他们的身体上。

教师职业病的地图悄然绘制,咽喉炎、神经衰弱、胃病……这些疾病如影随形,但即便如此,他们仍需在铃声响起时挺直腰板,用精神的力量支撑着继续前行。

面对教师健康的严峻现状,我们不禁要问:何时起,“教书育人”竟成了“燃烧生命”的代名词?过度的行政事务、繁琐的非教学任务、频繁的评比检查,这些无形的枷锁正一点点侵蚀着教师的宝贵时间与精力。对于班主任而言,更是时刻在情绪的激流中奋力挣扎,每一次压抑怒火、每一次耐心安抚、每一次彻夜难眠,都是对生命力的无声消耗。

真正的教育,不应以牺牲教师的健康为代价。社会应当觉醒,为教师减负,减少不必要的干扰,给予他们更多的情绪支持。学校管理者也应深思,如何优化管理流程,让教师能够专注于教书育人的核心职责。同时,教师自身也应学会珍惜健康,即便再忙碌也要给自己留出喘息的空间,再疲惫也要倾听身体的警告。

暑假即将结束,那些远行的教师是否已调整好状态?那些仍在医院治疗的教师是否已准备好重返讲台?他们带回的,不仅仅是装满故事的行李箱和体检报告,更是一颗颗亟待完全修复的心与一具具仍需坚韧支撑的身体。这份沉重,不应由教师独自承担。只有当整个社会开始关注并心疼教师的“结节”与“病痛”,教育的光芒才能真正闪耀出温暖的色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