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企业国泰环保突发高层变动,实控人兼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近日,上市仅两年多的环保企业国泰环保(301203.SZ)遭遇重大变故,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技术核心陈柏校突然被杭州市临平区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留置。这一突发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作为国泰环保的创始人,陈柏校在环保领域拥有深厚的背景,不仅是正高级工程师和一级建造师,还担任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的特聘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在他的带领下,国泰环保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然而,自上市以来,公司业绩持续承压,尤其是在2023年和2024年,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据公告,国泰环保在8月17日披露了陈柏校被立案调查和留置的消息。尽管公司表示这一事件不会对正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但股价仍受到冲击,连续两日下跌。市场担忧,在掌舵人缺位的情况下,国泰环保如何破解当前的经营困局。
陈柏校被立案调查的具体原因尚未披露,但其持股情况备受关注。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陈柏校直接持有国泰环保291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36.38%,与第三大股东吕炜合计持股比例达40.13%。这一持股比例意味着陈柏校的变动对公司有着重大影响。
从业绩表现来看,国泰环保近年来并不理想。2023年和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3.09亿元和3.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52%和1.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亿元和1.3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6.49%和4.8%。今年一季度,这种下滑趋势仍在继续,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9.66%。
国泰环保的主营业务为污泥处理服务,并向成套设备销售和水环境生态修复领域延伸。然而,核心业务污泥处理服务的增长已经明显乏力。2023年和2024年,该业务营收分别下滑14.55%和微增0.5%。同时,公司客户集中度居高不下,2024年前五大客户营收贡献攀升至88.32%,这进一步加剧了公司业绩的波动风险。
除了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外,国泰环保的募投项目也进展不顺。公司IPO募资净额8.57亿元,其中1.58亿元拟投入成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1.71亿元投向研发中心项目。然而,截至2024年末,这两个项目的投资进度均不及预期。成套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的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已延后至2026年1月15日,而研发中心项目也因设计调整导致施工进度未达原计划水平。
在主营业务增长乏力和募投项目进展不顺的双重压力下,国泰环保的困境愈发凸显。为了开拓市场,公司今年一季度的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8.56%至75.73万元,这反映出公司在寻求业务增长方面所付出的额外成本正在增加。
面对这一系列挑战,国泰环保如何在掌舵人缺位的情况下破局,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未来,公司能否走出困境,恢复业绩增长,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