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泰斗周志高逝世:当代书法复兴之路的奠基者

   时间:2025-08-19 17:19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上海书法界痛失巨擘,周志高先生逝世

中国当代书法界的领军人物之一,周志高先生,于上海曙光医院安详离世,享年80岁。周志高先生不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重要成员,曾任第一、二届常务理事及第三、五、六届理事,还荣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为书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周志高,笔名季高、辛默、诚公,别署兴墨楼,1945年出生于江苏兴化。少年时期,他便随祖父移居上海,开始了与书法的不解之缘。12岁的他,虽身处异乡,却怀揣着对书法的无限热爱。1960年,凭借这份执着与才华,他成功考入上海出版学校美术专科班,从此踏上了书法艺术的专业道路。

在求学期间,周志高有幸得到了多位名师的悉心指导。18岁时,在恩师胡问遂的引荐下,他前往沈尹默家中求教,后又向白蕉和马公愚两位书画大师学习。白蕉先生通过独特的教学方式,让周志高在指出作品不足中锻炼了眼力。他还拜访了书画家林散之,从林散之的亲自示范中领悟到“执笔无定法”,深刻体会到书法中快慢、轻重的微妙变化。在出版社资料室的日子里,他日复一日地临摹真、草、隶、篆各种碑帖,将南帖的俊秀灵动与北碑的雄强苍劲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书法风格。

1977年,周志高创办了中国第一本书法杂志《书法》,并担任执行主编。在当时书法艺术备受冷落的背景下,他毅然决然地扛起了振兴书坛的大旗。创刊初期,他不仅介绍了一批蛰伏的老书家,如启功、沙孟海、林散之等,还发表了大量关于古今书法、碑帖的文章。自那时起,周志高便致力于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他认为当代中国是书法的繁盛时期,也是书法艺术发展的最佳时机。他常常告诫年轻一代,书法需要耐心与坚持,“字无百日功”,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有所成就。在他的带领下,《书法》杂志举办了众多国家级和国际性的书法展事活动,有力推动了书法艺术的普及与发展。

周志高对书法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书法艺术是具有民族意识的“大书法”,是宣传民族历史、文化和精神的民族艺术,而非单纯追求形式美的“小书法”。他的这一观点,在他的书法创作和编纂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启功先生曾高度评价他的编纂工作,称其所编刊物“有筚路蓝缕之功”,为书法艺术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周志高先生一生著作颇丰,出版了《周志高书法》、《历代勤学诗正草字帖》等多部专著,为书法艺术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在书法创作上,周志高先生有着自己的独特要求。他强调雅俗共赏,既要追求高雅的艺术境界,又要让大众能够接受和喜爱。他主张碑帖结合、南北结合,取长补短,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他提醒书法爱好者不要忘记民族特色、时代特征和个人特点,要在追求“真气、真意、真趣”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