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崭露头角,eVTOL飞行器引领物流革新
近期,低空经济领域迎来了显著进展。在深圳,一架2吨级的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凯瑞鸥”成功执行了一次重要任务,将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快速运送至150公里外的中海油渤海钻井平台。这次飞行仅耗时58分钟,相比传统的10小时船运航程,效率大幅提升。
同样,在珠海唐家港,万翼天下航空公司的亿航智能VT20物流eVTOL也在低空综合应用大会上展示了其强大的物流能力。这架飞行器搭载着海鲜,成功飞越珠海、中山、广州三市,最终降落在83公里外的广州穗港码头。返航时,它则携带了医疗检测样品,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的正式开通。
基础设施层面,低空经济也在加速升级。在上海国际低空经济博览会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宣布将对全国eVTOL起降场的建设技术标准进行2.0版修订。此次修订将聚焦于AI智能化、5G通信基站和航空器运行安全等方面,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作为低空经济领域的佼佼者,四川沃飞长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沃飞长空)在低空赛道上选择了一条独特的技术路径——倾转旋翼载人构型。这种构型在飞行过程中,旋翼需要完成从垂直到水平的转换,以满足载人航空器的安全标准。尽管技术实现与适航审定的过程充满挑战,但沃飞长空仍在坚定前行。
沃飞长空CEO郭亮表示,对于eVTOL这种全新航空器,中国民航没有现成的规章可循,因此每一家主机厂都必须与民航局共同探索,为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路线逐条“立法”。这意味着,越是复杂和创新的构型,所需的探索和验证环节就越多,周期也越长。尽管如此,沃飞长空仍在积极推进适航取证工作,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商业生态构建方面,沃飞长空也在同步发力。公司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富维集团合作,推出了AE200全新座舱,试图将汽车产业的供应链能力引入航空制造。同时,沃飞长空还与多家下游运营商签订了战略合作或采购协议,为其未来的商业化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
郭亮认为,载人eVTOL具有巨大的商业化潜力。他看好低空文旅、低空出行以及应急医疗救援这三个应用场景。以低空文旅为例,沃飞长空计划将地域文化精髓与低空飞行技术相结合,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沃飞长空还计划利用eVTOL打通景点之间的航线,提供高效便捷的出行方案。
在应急医疗救援方面,郭亮表示,eVTOL具有垂直起降、电动化等特点,能够完成从郊区或周边城市向中心城市大医院的医疗转运任务。这将极大地提升应急医疗救援的效率和质量。
尽管eVTOL市场在今年回归理性,但郭亮认为这反而让企业能够更专注于产品本身,如适航取证、安全性能提升等核心环节。他预计,2025到2026年,第一代主机厂将陆续完成适航审定。2026到2030年,将开启城市间点对点的固定飞行线路商业化试运营。而沃飞长空正力争成为国内首个完成载人飞行试验的交通出行eVTOL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