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日的中国城市风貌中,门头牌匾上的书法不仅是商家身份的象征,更是文学、美学与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字体逐渐取代了传统书法,使得许多街道的牌匾变得千篇一律,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韵味。
但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这一传统艺术依然焕发着勃勃生机。近日,“陇上神泉·书画通渭”文化活动月暨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该县举行,吸引了众多目光。走进通渭县城,沿街店铺的门头牌匾上,一幅幅精美的书法作品跃然其上,让人仿佛置身于书画的海洋。
通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这里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也十分深厚。早在4000多年前,先民们便在此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自汉代置县以来,通渭已有2100余年的建县历史。这里还是红军长征的重要经过地之一,红色文化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但通渭最为人称道的,还是其源远流长的耕读文化和书画艺术。这里被誉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和“中国书法之乡”,习字作画在当地蔚然成风,无论是男女老少,都钟爱书画艺术。据统计,通渭县现有书画创作人员1.2万人,其中包括中国书协会员53人、中国美协会员15人,以及众多省级书画协会会员。当地的民间书画收藏总量高达280万件,每年的书画交易额更是突破10亿元。
在通渭,书画艺术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每一幅作品,都蕴含着创作者的情感与智慧,也展现着通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走进通渭,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殿堂,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