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这段原本意在回应“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质疑的视频,却意外地让余惠勇陷入了全民“教育”的风波之中。
事件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今年5月,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连续吐槽百果园的水果价格过高,尤其是阳光玫瑰青提的价格高达70.9元/斤,相比之下,外卖平台和山姆会员店的价格要低得多。这一吐槽在7月初达到了顶峰,“月薪两万吃不起百果园”等话题让余惠勇意识到了危机的严重性。
为了应对这一危机,余惠勇决定亲自出镜拍摄一段视频,正面回应消费者的质疑。7月底至8月初,公司内部完成了视频的策划和拍摄。8月5日,在五星级酒店内,余惠勇身着白衣,在专业灯光和摄影的加持下,完成了对消费者和加盟商的“双重教育”。然而,他自信地认为能够“教育”到消费者的视频,在8月8日发布后,却遭到了消费者的强烈反噬。
消费者携手媒体,发起了“我们不迎合百果园,我们教育百果园成熟”的活动,并举一反三,提到了钟薛高、张小泉等品牌因类似行为而遭受的反噬。加盟商也纷纷爆料百果园强制压货、价高卖不动、亏损严重等问题。对手的促销活动更是雪上加霜,百果园的股价一度跌超8%,市值蒸发约2亿港币。
余惠勇的视频中,“消费者无知”的言论更是成为了新的舆情发酵点,部分消费者直接表示永不再去百果园。尽管百果园回应称视频被断章取义,但这一说法并未平息消费者的怒火。余惠勇的极度自信和对消费者的“教育”态度,显然与当下品牌应该“宠”消费者的趋势背道而驰,触发了消费者的逆反心理。
余惠勇的个人成长经历或许可以部分解释他的极度自信。从江西普通家庭出身,到深圳打工赚得第一桶金,再到创立百果园并成功上市,他的经历充满了草根逆袭的色彩。然而,这种极度自信型人格在商业决策中显然并非总是优势,尤其是在面对消费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