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经济监管再升级,中小商家能否迎来春天?

   时间:2025-08-15 12:56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近期,外卖平台的激烈竞争仍在持续,但监管风向似乎正在发生变化。在连续的约谈之后,外界关注到外卖平台上的商家们虽然订单量增加,却普遍反映盈利困难。

商家们抱怨称,平台提供的补贴有限,而剩余的成本、配送费以及平台抽成,使得他们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有时甚至面临亏本经营。参与平台的促销活动只能赚取名声,而不参与则因缺乏平台流量而生意惨淡。

早在2020年,就有网友向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反映平台佣金抽成过高的问题。外卖平台市场集中度高,收费项目繁多且佣金水平居高不下,这无疑对商家的利润造成了严重挤压。若不及时治理,可能会引发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针对平台收费名目复杂、不透明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于7月底发布了《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并于即日起实施。该指南旨在规范平台向经营者收取的佣金、抽成、会员费、技术服务费等各项费用,并鼓励平台为经营者提供优惠服务。

对于平台组织的优惠促销活动,指南要求事先明确平台与经营者之间的补贴分担方式和比例,且不得在未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临时向经营者加收促销费用。同时,对平台常用的“先免费后收费”行为也进行了规范,要求平台严格履行减收、免收费用的承诺,未经公开征求意见和显著提醒,不得随意变更收费规则。

指南还明确规定了对重复收费、只收费不服务、转嫁平台自身费用、强制推广促销并收费等八种不合理收费行为的监管措施。平台若存在“换个马甲重复收费”、“先降后涨”等行为,将面临重点监管和严厉处罚。

这一指南的实施被视为向常态化监管治理过渡的信号,旨在提高经营者的话语权和议价权,为中小商家营造更加健康的营商环境,保障公平竞争,推动构建良性生态系统。尽管此举被解读为反内卷政策的一部分,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与上一轮互联网寒冬时期的监管风暴有所不同。

2020年至2022年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监管高峰,从反垄断、个人信息保护到资本合规等多个方面受到严格监管。蚂蚁集团上市被暂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以及《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都对互联网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出台,也给中概股带来了退市风险。

然而,与上一轮监管风暴相比,此次《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并未否定平台经济的商业模式或禁止平台收费,而是通过规范和引导,推动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三方合作共赢。平台经济上半场拼的是规模,下半场则将更加注重质量。

事实上,在此之前,为了帮助困难行业渡过难关,也曾提出过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的措施。经济日报曾发文指出,下调服务费可能会影响平台经济的估值逻辑,但并不意味着平台企业前景堪忧。此次监管政策的转向,旨在促进平台经济从无序扩张走向规范,实现常态化监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