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再陷债务危机,76亿被执行金额下,王健林能否力挽狂澜?

   时间:2025-08-15 10:47 来源:天脉网作者:杨凌霄

近日,大连万达集团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原因竟是它出现在了被执行人的名单之上,此次涉及的执行标的金额高达24亿余元。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发酵,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

据了解,这并非万达首次被执行。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人们惊讶地发现,万达名下的被执行人记录已经累积到了10条,累计被执行金额更是超过了76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除了这些已知的执行信息,万达还面临着股权被冻结的情况,尽管具体细节尚未披露,但“股权冻结”这一词汇已足以让市场感到不安。

回望万达近几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当年王健林带领团队高喊“还清6000亿债务”的口号时,外界普遍持怀疑态度。那时,关于“万达不行了”的言论四起,旗下多个项目被挂牌出售,从酒店到文旅资产,只要能变现的几乎都上了货架。然而,在历经艰难后,万达终于还清了大部分债务,王健林在公开场合露面时也显得更加自信,市场也随之松了一口气。

然而,好景不长,如今万达再次陷入债务危机。刚从千亿债务的泥潭中挣脱出来没多久,就遭遇了24亿的强制执行。这76亿的累计被执行金额,对于万达来说无疑是一块沉重的负担。尽管对于万达这样的巨头企业来说,几十亿可能并非无法承受之重,但这些执行背后的“被执行”性质却令人担忧。这意味着这些钱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商业欠款,而是到了法院强制划扣的地步,显示出债主已经失去了耐心。

不过,万达在商业地产领域深耕多年,手握众多核心地段的万达广场,这些资产的现金流相对稳定,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底气。同时,王健林在危机处理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之前能够成功填补巨大的债务窟窿就足以证明其团队的实力。然而,这次的问题似乎并非单靠“卖资产”就能轻易解决。累计76亿的被执行金额以及股权冻结可能带来的融资受限,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次的经营问题。

万达的起伏也是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一个缩影。从昔日的扩张狂潮到如今的去杠杆困境,每一步都踏在了行业的转折点上。对于万达来说,由于其巨大的体量和影响力,每一次危机都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弦。员工担心失业、业主担心交房、投资者担心回报,万达的每一步都备受瞩目。

如今,面对累积的债务和市场的质疑,万达能否再次挺过难关尚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比以往更加艰难。市场不会永远给予“从头再来”的机会,万达需要更加谨慎地应对每一个挑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