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中国》交响合唱音乐会:国家大剧院奏响农耕文明赞歌

   时间:2025-08-14 18:57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原创交响合唱音乐会《丰收中国》近日震撼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农耕文明的视听盛宴。

这场音乐会由国家大剧院精心策划,以“三农”为主题,通过恢弘的交响乐和深情的合唱艺术,歌颂了中国悠久的农耕文明,礼赞了新时代的“三农”事业。音乐会的作词由长期致力于“三农”研究的长赋担纲,著名作曲家孟卫东负责谱曲,而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吕嘉则亲自执棒,率领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合唱团以及北京爱乐合唱团、中国爱乐乐团共同演绎。

音乐会在深沉庄重的交响旋律中拉开序幕,混声合唱《耕织图》在音乐厅内回荡,舞台大屏上缓缓展开了一幅远古大地人们辛勤耕织的画卷。舞台上,金黄的麦浪与成捆的麦秆交相辉映,日出与金黄稻田的光线变化,瞬间将观众带入了古老农耕文明的意境之中。

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国强以朗诵的形式开启了音乐会的各个乐章,为观众引入了不同的音乐篇章。随后,众多声乐名家接续上台,倾情献唱。女高音歌唱家黄华丽以其深厚的唱功,实力演绎了《中国饭碗》,展现了农民丰收的喜悦。男高音马小明则以清亮的音色,唱出了农民丰收时的喜气洋洋。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领唱马敏、蔡俊,男中音张扬,以及京韵大鼓非遗传承人李想、女高音龚爽、男高音王冲、女高音徐晶晶等艺术家,也以精湛的技艺和充沛的情感,为观众带来了对“三农”的深情礼赞。

音乐会采用了“根·魂·韵·梦”四乐章的结构,融合了交响乐、混声合唱、童声合唱、京韵大鼓等多元艺术形式。在管弦乐构建的交响乐语言基础上,还巧妙地融入了琵琶、竹笛等民族乐器,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历史深度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壮丽图景。特别是唱词创作中融入了“清平乐”“沁园春”等古典曲牌,讲究诗词格律,使得《丰收中国》成为了一部音乐性与文学性兼具的交响合唱佳作。

音乐会现场还邀请了十余位来自北京的“三农”代表观演,让他们亲身感受这场以“三农”为主题的艺术盛宴,进一步加深了对农耕文明和乡村振兴的理解与认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