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在Y Combinator对谈中,深入探讨AI时代的深远影响。纳德拉将AI视为继客户端、互联网、移动和云之后的“第四个范式”,并指出这一技术范式的转变不仅改变了软件开发和平台构建,更对人与组织的关系产生了根本性影响。
纳德拉认为,AI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智能协作操作系统,其基本单元由“模型 + 记忆 + 工具 + 权限”构成的Agent架构组成。然而,他也指出当前AI部署的最大瓶颈并非模型能力,而是社会系统的惰性和变革管理的难度。企业不仅需要更换工具,更需要重写流程,甚至重新定义“工作”本身。
在对话中,纳德拉强调,AI不仅是技术上的跃迁,更是对全球基础设施、生产力组织形式和社会契约的重塑。他提到,AI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经济和GDP的增长,但前提是AI必须为世界带来真正的盈余。
Y Combinator总裁加里·谭问及模型与产品之间的界限时,纳德拉表示,未来的AI应用将基于模型之上的一层抽象,类似于SQL改变了数据库调用方式,AI/ML领域也期待一个标准化、可组合的平台层出现。这将极大地推动产品创新,使高复杂度的应用系统成为可能。
谈到AI对全球计算基础设施的需求,纳德拉指出,随着模型变得越来越庞大和智能,对算力和系统架构的要求也将全面升级。他强调,AI的发展必须获得社会许可,即AI的产出必须对社会有用,否则无法为其能源消耗正当化。
纳德拉还分享了对AI落地过程中最大瓶颈的看法。他认为,变革管理是当前AI部署中的最大限制因素。企业需要重新构建产品团队,重新定义角色与职责,才能真正将AI融入工作流程。他建议AI初创公司重视变革管理,帮助客户理解产品的价值,并在工作流程中有效应用。
在谈到AI系统的未来架构时,纳德拉提出了“Agent系统”的概念,即由模型、记忆、工具调用能力和行动权限构成的智能体。他认为,这种Agent系统将成为未来复杂AI应用的基础。
纳德拉还讨论了AI对软件工程的影响。他指出,未来的软件工程师将更像架构师,负责元逻辑与流程,而不是编写每一行代码。AI生成代码将成为常态,但人类仍然需要在决策循环中保持参与,以确保代码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量子计算与AI的未来互动,纳德拉表示非常兴奋。他认为,量子计算将为AI提供更强大的模拟能力,加速化学、物理、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发展。微软在量子计算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并期待未来量子、AI、HPC三者的组合将带来无限可能。
在对话的最后,纳德拉回顾了微软Office的诞生历程,并表达了对打造下一代赋能工具的期待。他认为,Copilot等AI工具将成为研究员、分析师、创作者们的新“Excel”或“PowerPoint”,为更多人带来赋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