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教育的版图上,一所新兴学校的名字正逐渐闪耀——北京市建华实验亦庄学校(经开区建华)。随着高考成绩的揭晓,该校首届高三毕业生的亮眼表现引起了广泛关注。
经开区建华,这所三年前才开始招收高中生的学校,在今年高考中交出了令人瞩目的答卷。其中,一位学生从中考海淀排名6000多名跃升至高考全市前1500名,实现了“普娃”的华丽逆袭。而学校整体成绩同样不俗,600分以上考生占比8%,平均分远超北京一本线,近乎全员本科,超六成学生达到一本线。
这样的成绩,对于一所新建校而言,无疑是一次全面的胜利。它不仅验证了学校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师资力量,更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学校发展潜力的窗口。经开区建华校长任志瑜曾比喻,孩子就像一棵树,教育者要发现每位学生的“最长枝条”,让那根枝条逐光生长。这一理念,在学校的分层教学、个性化成长方案以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经开区建华,分层教学与行政班并行,既保证了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又能在优势学科中冲刺拔高,在薄弱环节稳步提升。30余个学生社团,涵盖运动、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在这里,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最适合的引导与发展,学生们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也荣获了多项荣誉称号。
经开区建华的老师们,更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坚实后盾。他们不仅在教学上精益求精,更在心理上给予了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高三那年,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老师们常常工作到深夜,为学生答疑解惑,鼓励他们勇敢前行。这种亦师亦友的陪伴式教育,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力量。
经开区建华的成功,不仅仅是高考成绩的辉煌,更是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它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与引导,他们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经开区建华,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教育理念,为北京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